基于氮氧自由基的异自旋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氮氧自由基为配体与稀土、过渡金属六氟乙酰丙酮盐进行自组装,合成2p-4f及2p-3d-4f异自旋配合物,解析了全部的晶体结构,这些配合物从异自旋的单核到异三自旋的一维链,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磁学性质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选用对硝基苯取代的氮氧自由基,与稀土六氟乙酰丙酮盐反应,得到三例2p-4f单核结构的化合物[Ln(hfac)3(NIT-Ph-p-NO2)2](LnIII=Gd,Tb,Dy),这些单核配合物通过自由基苯环的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数据表明,化合物Tb和Dy表现出了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具有单分子磁体的特征。在上述2p-4f的体系中引入过渡金属盐 Cu(hfac)2,得到了三例2p-3d-4f异金属加合物[Ln(hfac)3(NIT-Ph-p-NO2)2]·0.5[Cu(hfac)2(NIT-Ph-p-NO2)2](LnIII=Gd, Tb, Dy),同样通过自由基苯环π-π相互作用连接成一维连状结构,其重复单元为[-Ln-Ln-Cu-]。AC磁测量表明,加合物Tb出现了很好的频率相关性,与2p-4f体系相比,磁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⑵合成了两个新的吡啶噻吩取代的氮氧自由基,其中间位吡啶噻吩取代的氮氧自由基分别与Cu(hfac)2和Mn(hfac)2·2H2O反应,得到两例2p-3d环状二聚体结构的化合物[M(hfac)2(NIT-thien-3-Py)]2(MII= Cu, Mn)。用对位吡啶噻吩取代的氮氧自由基与稀土六氟乙酰丙酮盐和Cu(hfac)2反应,得到五例2p-3d-4f一维链状化合物[LnCu(hfac)5(NIT-thien-4-Py)2]n(LnIII=Gd,Tb,Dy, Nd, Y),自由基作为桥联配体,通过N-O基团的O原子和吡啶环上的N原子连接Ln(hfac)3和Cu(hfac)2,以“头碰头”的形式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在2p-3d-4f体系的配合物中,配合物 Tb的 ac磁化率存在明显的频率依赖现象,说明该化合物具有缓慢磁驰豫的行为。⑶用邻位吡啶氮氧自由基与稀土六氟乙酰丙酮盐反应,得到两例化合物[Ln(hfac)3(NIT-2-Py)](LnIII=Er, Yb),自由基的N-O基团的O原子与吡啶N原子螯合稀土离子配位形成单核结构。合成了一个新的邻位吡啶氧苯取代的氮氧自由基,与稀土六氟乙酰丙酮盐反应得到三例由自由基作为单齿配体配位的单核结构配合物[Ln(hfa)3(NIT-Ph-O-Py)(H2O)](LnIII=Dy, Ho,Tb)。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单一药物治疗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双联药物治疗组则实施磷酸
目的:探讨年龄较高的肺炎病例接受不同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对年龄较高的肺炎病例98例进行分析研究,为患
目的:研究并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期间奥美拉唑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关问题,探讨不同药物与奥美拉唑相互作用的主要临床特点.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时间段于我院
目的: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100例,向患者家属交代患者情况,按照患者及家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