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语境资源的激活——《贵妇画像》个案分析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是话语交际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它,话语就无法被正确理解。在语用分析过程中,语境一贯被认为是既定的,语境信息先于交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交际者被动地根据话语选择语境因素,从而实现话语理解;话语理解的过程是建立在一系列静止不变的、先于交际的基础之上的。然而,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话语交际研究的深化,语言学家对语境有了全新的概念认知,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构体”(Sperber&Wilson,1995:161)。  本文在关联理论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关联理论框架分析文学文本《贵妇画像》中的话语,旨在全面解释语境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以及语境假设的构建在欣赏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或意欲产生的意境效果。具体来说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说者为什么使用间接方式而不用直接方式传递信息?2.说者是如何确信听者能够理解其隐含信息的?  3.听者是如何意识到说者隐含其表达信息,从而不采用话语的字面含义?4.听者是如何识别出隐含话语中说者的真正意图?  5.鉴于文学作品的特征,意境是如何在语境资源激活的过程中产生和呈现的?  通过关联理论框架下对该文学作品中的话语分析,本研究验证了语境不是听者在话语理解之前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同时研究发现,为了实现最佳关联,作者对读者的语境资源做出判断与推测,从而选择表达方式以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语境效果;在认为读者能够较快地并在付出较少的努力进入语境的条件下,作者将选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并视含蓄为表达其意图的最佳关联的方式;为了寻找隐含话语的最佳关联解释,读者需要付出努力扩展语境激活其语境资源,以期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付出较少的努力而获得较多的语境效果;总的来说,语境假设的构建及其运作机制在欣赏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主要产生了两种语境效果:讽刺效果与悲剧效果;对于多元语境资源激活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读者更容易地抓住文学作品的主题与特点,从而为文学欣赏和评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