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麽经,是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的经典,是教职人员麽公在做麽教法事时使用的经书。麽经是在民间口传文本基础上经由方块壮字记录而成的宗教文献,是极为珍贵的壮语文献材料,其内容涉及壮族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堪称“壮族原生态文化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壮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化的“活化石”。麽经是宗教文献,宗教用语是宗教观念、宗教教义的重要载体。只有弄清宗教用语的含义和整体情况,才能更加深入透彻地整理和研究麽经文献。  本文以《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整理和刊布的麽经文献作为研究材料,利用我们所构建的“壮族麽经语料库”作为技术手段,采用宗教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麽经中的宗教用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汇释和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本文清理出壮族麽经宗教用语共计1185条(含26条待考用语),并对其进行释义。具体研究包括:探讨麽经宗教用语的分类以及各类别的特殊性,分析麽经宗教用语的来源,分析麽经宗教用语的语言结构和特征,探讨麽经宗教用语的研究价值,分析特定宗教用语的语言文化内涵。  本文正文共分为七章,另有三个附录,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壮族麽经宗教用语”进行界定,确定本文判定和收录宗教用语的基本原则。“壮族麽经宗教用语”是指壮族麽经文献中表述宗教相关概念的、具有“宗教意义属性”的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其次,回顾壮族麽经整理及其宗教用语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材料、目的、意义、思路、方法。  第二章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类别:宗教观念类。壮族麽经中观念类宗教用语共计781个,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灵魂观念用语、神灵观念用语、鬼魅观念用语、妖怪观念用语、神域观念用语、神性观念用语。  首先,通过数据表形式展现麽经中观念类宗教用语的整体情况。其次,对每一小类的观念类宗教用语进行举例,重点分析了hoen(魂)、baed(神)、baeuq log doz(布洛陀)、gyat(怪)、geaq lungz(龙卦)、daemz lied(血塘)等30个宗教用语,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解释词语义、分析来源和结构、介绍文本内容、统计频次、列举例证。最后,总结对麽经观念类宗教用语的整体认识:观念类宗教用语是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主要构成,这些用语集中反映了族民对生活环境、生活事项的密切关注。  第三章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类别:宗教行为类。壮族麽经中行为类宗教用语共计136个,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麽诵类用语、占卜类用语、祭祀祈福类用语、禳灾驱邪类用语、赎解超度类用语。  首先,通过数据表形式展现麽经中行为类宗教用语的整体情况。然后,对每一小类的行为类宗教用语进行举例,重点分析了mo(麽诵)、baek gaeq(占鸡卜)、beng(禳解)、luh hoen(赎魂)等15个宗教用语,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解释词语义、分析来源和结构、介绍法事行为内容、统计频次、列举例证。  第四章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类别:宗教体制类。壮族麽经中体制类宗教用语共计242个,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信徒称谓用语、经籍名称、宗教器物名称。  首先,通过数据表形式展现麽经中体制类宗教用语的整体情况。其次,对每一小类的体制类宗教用语进行举例,重点分析了bux mo(布麽)、va singq(花姓)、mo gyaeu(麽寿)、singq gauq(圣筶)、bang(神龛)等18个宗教用语,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解释词语义、分析来源和结构、统计频次、列举例证。最后,总结对麽经体制类宗教用语的一些认识:从教职称谓来看,壮族民间宗教的教职人员兼具多重身份;从经籍名称来看,麽经名称直观地显示了经文的内容及用途;从法器名称来看,通过比喻来强调法器的神性。  第五章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来源。分析宗教用语的来源,探讨麽经宗教用语与壮族全民用语,以及汉语的关系。  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来源途径主要有四:一是用语新造,即借用壮族全民用语中已有的词语作为构词材料,按照壮语的语法规则来新造宗教用语。二是引申发挥,即直接借用壮族全民用语的词语,通过思维联想发挥来引申其义,以表示特定的宗教意义。三是修辞特指,即借用壮族全民用语的词语,以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赋予其特定的宗教意义。四是外来借用,主要指壮族接受我国中原文化(包括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等)而来的宗教用语。前三种来源的语言基础是壮族全民语言,后一种来源的语言基础主要是汉语,属于借词性质。分析发现,汉语中的宗教词语被借进壮族麽经语言系统之后,其语义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六章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语言结构与特征。从音节结构和语法结构两方面,对宗教用语进行分析,并总结归纳麽经宗教用语的语言特征。  第一,将麽经宗教用语的音节结构分为四类:单音节类、双音节类、三音节类、多音节类(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分析显示,麽经宗教用语的复音节结构(特别是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居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麽经宗教用语的产生,大多数都是靠借用壮族全民语言中的构词材料新造而成的,这些词语自然是复音节结构。同时又受到麽经诗体形式的音节数量(五言或七言)限制,故宗教用语就自然会形成主要是双音节或三音节结构的情况。  第二,分词和词组两种形式讨论宗教用语的语法结构。其中,词分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形式的宗教用语又可分为偏正式、述宾式、联合式、主谓式、附加式五种;词组形式的宗教用语可分为偏正式、述宾式、联合式、连谓式、主谓式五种。分析显示:总体而言,壮族麽经宗教用语以合成词形式居多,其中观念类和体制类宗教用语以偏正结构占优势,行为类宗教用语则以单纯词形式和述宾结构占优势。  第三,总结归纳出麽经宗教用语的六个特征:专业性、单义性、系统性、模糊性、特指性、混合性。其中,专业性、单义性、系统性这三种特征,与其他行业专门用语(术语)特征相同;而其模糊性、特指性、混合性这三种特征,则是麽经宗教用语鲜明特征之所在,这一特征是由其自身的性质、语义范畴、来源等因素所决定的。  第七章壮族麽经宗教用语的研究价值。着重从语言学、辞书学、宗教学三个方面,分析麽经宗教用语的研究价值。  第一,分析麽经宗教用语在壮语研究中的价值。从发现新见壮语词语、发现新见壮语词义、发现壮语词语文献用例、佐证壮语语法规则四个方面,举例分析壮族麽经宗教用语在壮语语言研究中的价值。  第二,分析麽经宗教用语在宗教专科辞书编纂中的价值。梳理壮族民间宗教以及相关宗教词语在现有宗教辞书中的收录情况,然后从订补释义和增补辞目两个方面,举例分析麽经宗教用语研究对于修订和编纂宗教专科辞书的实用价值。  第三,分析麽经宗教用语在壮族宗教研究中的价值。通过集中分析麽经中观念类宗教用语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数量众多的观念类宗教用语是对壮族民间浓厚的万物有灵观念的集中反映,有灵之物不仅涉及自然事物和祖先人物,还涉及诸多人工器物和日常人物。另一方面,壮族麽教的神灵信仰具有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被尊奉为神的对象是与族民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的;这一特征很好地诠释了壮族麽教“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的宗教性质。  正文的最后是结语。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展望。  本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类清理出麽经中的宗教用语,有利于反映宗教文献的语言使用情况,展现宗教语言的具体构成。第二,弄清麽经宗教用语的具体含义,确保经文内容的准确解读,有利于麽经文献的深入研究。  第三,探索麽经宗教用语的来源,揭示宗教用语与壮族全民用语,以及其他语言(特别是汉语)的关系,有利于反映壮语词汇的发展情况。第四,分析麽经宗教用语的语言结构,有助于揭示宗教名称的命名理据及规律,进而利于探讨宗教信仰观念产生的思维和现实基础,同时还有利于通过这些宗教语言来探析语言所属宗教(即壮族麽教)的性质和特征。第五,汇释麽经宗教用语,可为宗教专科辞书、壮语语文辞书的修订和编纂提供基础性材料。
其他文献
“是……的”句是现代汉语中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句式,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句式。本文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选择语料,分析了日韩留学生在使用“是……的”句时的偏
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具有强烈深沈的爱国感情。笔者通过翻阅邓广铭先生笺注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发现,辛词中有大量与历史有关的人物、事迹等,稼轩的现实承担
本论文通过对《潮州歌册》分册中出现的俗写字形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揭示其异写现象存在的一些规律。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於:对明清地方戏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