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4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至2014年底,我国共建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8家。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国家级经开区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对外开放的“顶梁柱”。但是,随着国家级经开区范围的逐步扩大,功能的逐步多元化,经济总量的扩张,特殊政策的逐步消除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殆尽,加上体制机制不顺、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国家级经开区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更亟待解决。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和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整合形成。作为一家年轻的国家级经开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管理体制却因改革滞后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如行政效率不理想、管理运行不顺畅、管理权限不明朗、服务企业方式单一和人才机制不健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整体政府理论、企业型政府理论和府际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探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文章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有关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文献综述,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对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整体政府理论、企业型政府理论和府际管理理论,并就这些理论探讨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第三部分对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描述性分析,揭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第四部分选取了国内外几家有代表性的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分析,以期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第五部分通过国内外开发区先进管理体制学习,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情况,提出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建议;第六部分根据以上研究,得出本文结论和不足以及后续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