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信息纠错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无线通信和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日益成熟,产生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自组网络、动态拓扑的组网方式,可以灵活的应用在环境勘测、医疗卫生、空间探测和军事领域等多个领域。多方面的应用及应用场景的多变性,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无线网络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自组织、能量受限和多跳路由。多方面的应用对传输可靠性和网络生命周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差错控制的基本模式分为:前向纠错(FEC)、自动重发请求(ARQ)。前向纠错采用对码元信息附加一定规则的“冗余”,在接收端对其检测并纠正一定的错误;自动重发请求则按这些附加“冗余”进行检错,如果有错误,就要求重新发送。混合模式(HEC)则是前项纠错和自动重发请求的联合应用。由于自动重发请求频繁的数据重发导致系统的过多的处理,因此应当考虑利用前向纠错,并采用合适的纠错码来设计差错控制方案。纠错码的采用应当着重于算法复杂性的简化。而研究资料表明,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而言,通过固定长度数据包的传输,基于BCH码的差错控制所引起的能量消耗,比起由基于卷积码的差错控制引起的能量消耗减小15%。本文提出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案采用BCH码,并在直接译码算法和迭代译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快速的译码算法。通常情况下,单一的差错控制方案看起来比较直接实用,然而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而言却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无线信道的??是实时变化的,当信道状况比较好时,应用一种纠错能力比较强的差错控制方案从某种程度而言浪费了一部分“纠错能力”;相反,当信道状况比较差时,采用一种纠错能力比较弱的差错控制方案,又不能保证一定的误码率。因此,本文基于信道的实时变化,设计基于信道预测的自适应差错控制方案。该方案根据信道状况选择相应的具有不同纠错能力的纠错码;同时采用了改进的快速的译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与单一差错控制方案相比,一方面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降低了系统的功耗。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综合了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和现代网络等先进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和领域。通过在监测区域内布置一定数量传感器节点进
Peer-to-Peer(P2P)以其丰富的应用模式正在迅速流行,在短短几年里,P2P应用己成为了占用Internet流量最多的应用,被《财富》杂志称为改变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的四大技术之一。
目前,对仪表进行校准和检定工作主要还是由人来完成的,这种采用人工读取和记录其数据的方式,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检测精度难以保证等缺陷。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仪表生产厂
话音安全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传输和安全。传输主要包括语音流传输和语音编码的研究,其中语音编码是整个系统的难点,也是本文的重点。话音压缩编码解决了话音原始数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不断膨胀,给搜索引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对搜索引擎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搜索引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互联网资源的
句法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句子的句法结构,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句法结构往往有歧义的存在,需要引入大量信息来减少歧义,提高句法分析结果。句法分析一般分为短语结构句法分析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维数据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出现,一方面带来了更多可用信息,另一方面给数据的处理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广
在人机交互领域中,传统的单语音识别技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能够对连续的单词及词组达到较高的识别率。然而,将其应用到有背景噪声或多人交互的真实环境时,其识别能力受到了极大
任意波形发生器(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简称AWG)是一种常用信号源,是现代电子测试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常用仪器之一。由于它可以产生包括各种理想及非理想的波形信号,因此广泛用于通信、雷达、导航、宇航等领域。AWG除了可以产生纯净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常规波形外,也可以产生线性调频、调相、调幅信号以及程控占空比的低占空比方波,还可以根据用户测试需求生成任意波形和噪声
随着企业信息化地位的提高,传统的企业开发平台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代的企业信息系统业务逻辑多变、安全要求高、管理数据多,要求开发平台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现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