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休拉·勒奎恩《一无所有》中的乌托邦辩证法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uye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休拉·勒奎恩是美国当代杰出的科幻小说作家。《一无所有》是其科幻小说中一部重要力作。小说以循环式情节和交替式叙事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星球——阿纳瑞斯和乌拉斯,通过主人公在两个世界的穿梭,揭示了两者各自的优缺点。恰如其副标题"一个模糊的乌托邦"所揭示的,小说渗透了作家辩证的乌托邦思想。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社会四个层面分析两个星球所体现的乌托邦辩证法,从故事情节、叙事及意象三个方面探讨该思想之具体文本表征形式,从而得出勒奎恩在小说中创造的是一个有别于传统乌托邦的新乌托邦,一个无定性的、更加现实的、需要人类为之努力方能实现的乌托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勒奎恩的乌托邦是对传统乌托邦思想的批判和颠覆。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其次总结国内外就勒奎恩及《一无所有》的研究现状,说明国内研究不足及视角单一的情况,并指出本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最后阐述本研究的论题、结构与意义。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简要介绍乌托邦思想,指出勒奎恩不同于传统乌托邦的乌托邦思想;第二节回顾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主要探究勒奎恩的辩证思想及其来源;第三节举例说明勒奎恩的乌托邦辩证法在其众多科幻小说中的体现。第三章从小说的内容着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具体阐述《一无所有》中的乌托邦辩证法。该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总体把握两个星球;第二、三、四节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体比较两个星球,阐述两者在各个方面的优缺点,最后揭示两个星球的辩证关系。第四章分析乌托邦辩证法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首先指出小说循环式的情节特点;其次分析交替式叙事特点;最后从两个隐喻性的意象入手,探讨"墙"与"生命之环"包含的辩证性——"墙"既有有形之"墙",也有无形之"墙";而"生命之环"则代表对两个星球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第五章总结勒奎恩这部小说中表达的乌托邦辩证思想。勒奎恩认可阿纳瑞斯的自由民主,但不赞成物资匮乏、技术落后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肯定乌拉斯的富足发达,却不同意专制独裁的社会是人类的理想家园。小说中主人公谢维克在两个星球之间的穿梭往来正是一段对两个星球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到肯定的辩证的乌托邦旅程。
其他文献
H.G.威尔斯对科幻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科幻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科幻小说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威尔斯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对社会进步中现代科技的批判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