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分4章,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重点介绍均苯三酸与咪唑类含氮杂环小分子共配的研究现状和卟啉等大环金属配合物在轴向配位以及催化应用的研究现况。第2章介绍了利用Zn(II)、Ag(I)的金属盐分别与均本三酸(1,3,5-benzene tricarboxylic acid)、苯并咪唑(benzimidazole)及咪唑(imidazole)等配体反应,成功合成了以下3个金属配位聚合物:(1){Zn3[(btc)2(bzim)3]}n、(2){Ag2[(Hbtc)(im)]}n和(3){[Ag3(btc)(im)]·H2O}n。其中,配合物(2)和(3)是使用相同的配体和配比,只是所添加的银盐不同,分别是Ag2SO4和AgNO3。其后,我们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荧光光谱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第3章介绍了meso-四(对-羟基苯基)锌(II)卟啉{Zn(II)THPP}、氯化{meso-四(对-羟基苯基)铁(III)卟啉}{Fe(III)THPPCl}和{meso-四苯基钴(II)卟啉}{Co(II)TPP}的合成,并以这三种金属卟啉配合物为例,定性地研究了它们与组氨酸(His)、色氨酸(Trp)、咪唑(Im)以及苯并咪唑(Bzim)等含氮杂环分子的轴向配位作用,同时用非含氮杂环的谷氨酸(Glu)来进行对比试验,并就对meso-四(对-羟基苯基)锌(II)卟啉{Zn(II)THPP}在轴向配位前后的荧光性质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第4章以meso-四(甲氧基苯基)钴(II)卟啉{Co(II)T(p-OCH3)PP}为催化剂,在常压下以氧气为氧化剂,以对甲酚(p-cresol)为原料,催化氧化制备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PHBA),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当对甲酚4.3g (0.04mol)、氢氧化钠6.0g(0.15mol)时,催化剂Co(II)T(p-OCH3)PP质量为0.0008g(1×10-6mol),在80℃下回流反应6小时,获得最高的产率为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