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甲醚对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当今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及时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被视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然而脑缺血后的再灌注往往引起较缺血本身更为严重的损伤,即为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发现预先给予短暂的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缺血耐受,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损伤。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可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缺血耐受中具有重要意义,抗炎治疗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损伤。中药大黄素甲醚(Plyscion,Ply)属蓼科植物掌叶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所含的蒽醌衍生物之一,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已有前期研究证明Ply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脑缺血耐受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并加以改进,制备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通过比较各组动物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含量的变化,以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且我们还在缺血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Ply,以观察Ply对脑缺血耐受的影响。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组(SS+SS组),n=40,仅暴露颈总动脉及分叉处,不插线阻断大脑中动脉。B组:脑缺血再灌注组(SS+MCAO组),假手术3天后给予2小时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按再灌注时间分四个亚组(B1~B4),即缺血2小时后分别再灌注6、12、24、48小时,每个亚组动物均为10只C组:脑缺血预处理组(PC+MCAO组),缺血预处理10分钟,再灌注3天后给予2小时大脑中动脉阻塞。D组:Ply治疗组(Ply+PC+MCAO组),在脑缺血预处理基础上给予Ply药物治疗。以上2组均按再灌注时间分2个亚组,即缺血2小时后分别再灌注6、24小时,每个亚组动物均为10只。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动物模型采用Zea-longa等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并加以改进。D组动物于缺血预处理10分钟即开始给药,以Ply溶于2ml生理盐水中,每天灌胃。给予B、C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动物清醒后于各相应时间点评估记录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并在各相应时间点取心脏血2ml,离心后取血清,测定血清NSE含量。取血完毕,处死大鼠,每组5只断头取脑,冠状切片,经TTC染色后,测定脑梗死体积,另5只取左侧大脑半球皮质,制成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组织IL-1β和TNF-α的含量。 结果:(1)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缺血预处理组、Ply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降低,与相应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ly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降低,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2)血清NSE含量: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间点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与相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预处理组、Ply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的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血清NSE含量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Ply治疗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血清NSE含量降低,且差异显著(p<0.01)。 (3)脑梗死体积:假手术组无肉眼可见的梗死灶形成。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梗死灶形成。缺血预处理组、Ply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的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梗死体积缩小,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Ply治疗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梗死体积缩小更加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 (4)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间点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缺血再灌注6小时病变侧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达到高峰,之后略有下降。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间点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缺血预处理组、Ply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的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病变侧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Ply治疗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病变侧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预先给予短暂的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缺血耐受,激活脑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L-1β、TNF-α的表达下调,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损伤。 Ply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对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L-1β、TNF-α的表达下调具有叠加的促进作用,对缺血耐受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为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精进,大数据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影视文学创作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影视文学的进步与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影视文学表现出作品主题大众化及文字文学转为图像文学的两个特征,对于影视文学创作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和变革。但是当下影视文学创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影响着影视文学发展。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影视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也要学会运用大
前些天偶尔看见一篇介绍麦当娜的文章。文章说,这个世界级的音乐天后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回忆自己一生最幸福的瞬间。她只写了九个。只有九个,小小的九个瞬间,与星光无关,与金钱无关,与尘世纷争无关。  一个时代天后心里装的是她儿童时期和家人在一起的简单时光:陪陪奶奶睡觉、给妹妹的女儿喂食、到广场晒太阳……  而此时拉斯维加斯的狂欢夜,百老汇的黄金舞台,好莱坞的化妆派对,一切光辉十足,星光无限的记忆都如同贬值
期刊
本研究旨在了解服用丙戊酸钠引起癫痫患儿体重增加的机制及是否与瘦素、神经肽Y及甘丙肽有关。由于生长发育期儿童体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所以,选用体重指数(BMI)代替体重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