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好的城市生活更需要体育元素的渗透和传播。体育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状态。建设城市体育品牌,为国争光为民谋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把我国城市建设成具有国际化的体育城市,更好地造福民生,为国争光。本研究为建设国际化体育城市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哲学和管理学为研究的方法论,以建设国际化体育城市为研究目标,从国际化的视角探讨体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从经济条件、体育人口、体育赛事、体育文化、国际化体育组织、体育制度等六个方面探讨成为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条件,构建评价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指标体系,提出中国建设国际化体育城市的策略。 本研究结论: 1.探索性地提出了国际化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6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经济条件、体育人口、体育赛事、国际化体育组织、体育文化、体育制度;经济、文化、制度和体育组织的建设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国际、国内体育赛事频繁与体育人口不断增长是国际化体育城市的核心内容。 2.目前,我国已拥有了北京、上海两座国际化体育城市。随后,一批国际化城市如广州、深圳、南京、香港等城市正在积极筹建国际化体育城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国际化体育城市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成为众多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 4.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创建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保障,体育人口的壮大是国际化体育城市建设的基础,作为创意产业的体育产业给城市经济增长带来了新亮点,燃起了管理者们的城市营销新理念——体育是城市营销和国家营销的活载体。 5.我国创建国际化体育城市的路径是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长远整体规划;通过推动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突破传统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城市品牌运动队伍与承办国际品牌体育赛事,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协调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不断壮大体育人口,夯实基础;发展国际体育组织,健全的体育政策制度,争取国际体育的话语权和维护良好的体育氛围;繁荣体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国际化体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