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的流动将产生较大的改变,库区干流以及支流内的泥沙其运动规律势必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这对于库区内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此次研究主要从泥沙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综合考虑pH、温度、溶解氧等外界环境因素,探讨三峡库区重庆段鸡冠石污水处理厂下游泥沙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实地水样采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污水处理厂下游泥沙中Cu、Zn以及TN、TP、NH3-N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与排污口距离的增加,泥沙中Cu、 Zn的含量变化以不断减小为主,这主要是由于水体的流动以及外界干扰等因素造成表层沉积泥沙悬浮进入上覆水体引起的;泥沙中TN、TP、NH3-N的含量变化以不断增大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上覆水体与泥沙间污染物的浓度差造成的。②通过室内试验探讨在同一转速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水处理厂下游段悬浮泥沙对Cu、Zn等重金属污染物以及TN、TP、NH3-N等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150r/min转速下随着时间推移Cu、Zn的释放量较小,TN、 TP、NH3-N的释放量较大;200r/min转速下随时间推移Cu、Zn、TN、TP、NH3-N五种污染物释放量均较大,释放速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③通过室内试验探讨在不同转速下,污水处理厂下游段悬浮泥沙对Cu、Zn等重金属污染物以及TN、TP、NH3-N等无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大,Cu、Zn、TP、TN、NH3-N各污染物的释放量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转速从50r/min增大到350r/min的过程中各污染物的释放速率均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过程。④以现有的一维挟沙水流水质数学模型为原型,进行适当的修正与完善,以得到符合此次试验条件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平均值进行匹配性检验,结果显示各污染物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平均值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且拟合度较高,有着较好的匹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