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com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在既有线旁修建新线工程,且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复线工程的建设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需要,因此,对新建隧道邻近既有隧道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小什子—较场口区间段近接既有人防工程的小间距隧道施工为研究背景,对既有人防结构围岩稳定性、两隧道直接施工过程中相互影响和中间岩柱加固进行了研究。(1)对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力分布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我分了三个部分来阐述:在单一洞室情况下;平行和重叠洞室情况;新线开挖引起既有线的内力重分布。通过这三方面的分析了解小间距隧道施工中两隧道相互之间影响的内力分布变化。(2)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小较区间6-6断面:里程ZK1+962.029-ZK2+33.860的施工进行模拟。模拟新线开挖对既有人防结构的影响、既有人防扩挖对既有结构的影响、隧道开挖对中间岩柱体的影响。主要研究新线施工中既有结构上方和新线上方地表的沉降、既有结构拱顶沉降和既有结构支护内力的变化;既有结构扩挖对既有结构产生的影响。(3)研究新线和既有结构之间岩柱体的加固措施和爆破技术的控制。小较区间6-6断面隧道施工采用的是光面爆破法,并采用层层剥落的爆破工艺进行爆破施工,减小对周边围岩的扰动。但中间岩柱体依然会受到较大扰动,因此,对中间岩柱体的加固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段施工主要采用对拉锚杆注浆进行岩柱体加固,并利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岩柱体加固之后新线开挖对中间岩柱体和既有结构的影响。
其他文献
陕西渭北地区以独特的气候及自然生态条件成为苹果优生区之一。自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这里开始大面积规模化发展果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生态景观的改善和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迈向新的台阶,但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盈余管理的机会无处不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国家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但因为会
随着蓝光危害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对蓝光危害进行相应防护就成为了消费者的需要。文章旨在对防护蓝光危害的必要性,以及防蓝光产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首先,对蓝光危害的生物机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更新时间2019年2月28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
露水的形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因子。以库布齐沙漠不同发育类型的人工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每天野外跟踪观测人工结皮的露水凝结量,比较人工结皮露水凝结
本文以投资收益率作为时间组合投资收益的量度,确立了时间组合中的不满足假设和回避风险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时间组合投资模型;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论述了如何运用时间组合投资的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小鼠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锌转运体ZNT7的分布和表达,探讨ZNT7参与Aβ老年斑形成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ZNT7
从1858年O.L.Olmsted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以来,风景园林这门学科已逐渐走向成熟。尤其在今天.风景园林从“传统造园学”发展到了“大地景观规划”,其所涉及的
期刊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聚苯醚(PPE)/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树脂的耐热性以及玻璃布增强PPE/TAIC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相态。结果表明:PPE/TAIC树脂混合物的耐热性随着P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