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P在七氟醚预处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的第二大死因[1],而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的外源性输入tPA溶栓,因治疗时间窗窄、副作用多,仅对5%的脑卒中患者显示出确切疗效[2]。预处理可激活多种内源性信号,诱导缺血耐受。以预处理为手段,明确内源性保护信号的关键分子,将为临床脑保护策略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新靶点。我科以往的研究发现:七氟醚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3,4],然而,七氟醚预处理的机制远未阐明。脑缺血损伤后,各种损伤因子如兴奋性氨基酸等大量增加。为了存活,机体同时会激发一系列的保护机制,其中内源性生存信号通路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缺血预处理等诸多神经保护策略,也涉及到生存信号Akt的激活[5-7]。但是,在缺血状态下,Akt激酶的磷酸化水平虽然也会增加,神经元却依旧凋亡、坏死——机体本身所活化的Akt通路没能显示出任何的促生存作用[8,9]。这一现象提示:在缺血损伤状态下,可能同时伴有某些负性调控因子激增,致使Akt激酶虽有改变而无活性。2009年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显示:负性调控因子carboxy-terminal modulatorprotein (CTMP)在脑缺血损伤后大量增加[10]。由此,我们推测:七氟醚预处理通过调节CTMP的表达水平,可以恢复Akt激酶活性,从而诱导脑缺血耐受。本研究旨在揭示CTMP在七氟醚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关键地位及其具体作用机制,为阐明七氟醚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提供新的学术见解,为临床围术期脑保护策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实验一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清洁级雄性40只SD大鼠(200到250g),经过一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5组Sham组、I/R(ischemia/reperfusion)24h组、PC+I/R(sevoflurane preconditioning+ischemia/reperfusion)24h组、I/R7d组和PC+I/R7d组(Sham=4,其余n=9)。除假手术组(Sham)动物外,所有动物均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时间为1h,再灌注24h或7d。其中,给予七氟醚预处理的动物(PC+I/R24h组及PC+I/R7d组),在缺血前1h给予2.7%的七氟醚预处理45min。Sham组动物实施同样的各项操作,但不诱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操作前1h给予45min纯氧。分别于再灌注24h和7d观察神经功能学评分(NBS)。评分后,处死动物,取脑,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单次七氟醚预处理可显著改善缺血后1d、7d时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对1d后的神经行为学亦有改善作用。实验二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到七氟醚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之中方法: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清洁级雄性85只SD大鼠(200到250g),经过一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9组(Sham=5,其余n=10):Sham组,I/R组,PC+I/R,WT+PC+I/R(wortmannin,WT)组,LY+PC+I/R(LY294002,LY)组,WT+I/R组,LY+I/R组,VE-WT+PC+I/R组和VE-LY+PC+I/R组(两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VE)。除假手术组(Sham)动物外,所有动物均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缺血时间为1h,再灌注24h。其中,给予七氟醚预处理的动物,即:PC+I/R组,WT+PC+I/R组,LY+PC+I/R组,VE-WT+PC+I/R组和VE-LY+PC+I/R组,在缺血前1h给予2.7%的七氟醚预处理45min。Sham组动物实施同样的各项操作,但不诱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操作前1h给予45min纯氧。抑制剂WT或LY294002于缺血前10min给予。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容积染色于再灌注24h后实施。结果:Akt信号通路的两种抑制剂均可减少七氟醚预处理的于再灌注24h后的神经保护效果。实验三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CTMP激增,提高Akt激酶活性方法:65只SD大鼠(200到250g),经过一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Sham组,I/R组,PC组(单纯预处理组)和PC+I/R组。I/R组动物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时间为1h,再灌注24h。PC组和PC+I/R组动物,给予2.7%的七氟醚预处理45min。PC+I/R组动物预处理后1h行MCAO模型。Sham组动物实施同样的各项操作,但不诱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操作前1h给予45min纯氧。PC组,I/R组和PC+I/R组动物分别于再灌注1h,3h,12h和24h后取皮层半暗带。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Akt在Ser473位点磷酸化(pSer473-Akt)水平、其下游直接作用分子GSK3β在Ser9位点的磷酸化(pSer9-GSK3β)水平以及Akt内源性抑制剂CTMP的表达水平。另取16只雄性SD大鼠,应用试剂盒分别检测Sham组,I/R组,PC组及PC+IR组于再灌注3h及相应的预处理时间点缺血半暗带或相应部位组织内Akt激酶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再灌注3h后I/R组,PC组及PC+I/R组的pSer473-Akt水平均显著增加,但pSer9-GSK3β只有在PC组及PC+I/R组增加。I/R组CTMP水平在持续增高至再灌注24h,而I/R组内Akt激酶活性与Sha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I/R组相比,预处理可降低过量增加的pSer-473Akt,但可提高pSer9-GSK3β的表达水平。PC+I/R组CTMP水平较I/R组明显降低并维持至再灌注24h,Akt激酶活性增高。实验四CTMP过表达可抑制七氟醚预处理的神经保护效果方法:84只SD大鼠(200到250g),经过一周适应性饲养后,通过慢病毒转染(lentiviral transduction,LV)方法,于预处理前3d,经侧脑室分别注射LV-CTMP或其乱序对照LV-C。72h后,分析Sham组、LV-CTMP组与LV-C组(n=4)大鼠脑内CTMP的表达状况,及Akt激酶功能活性。另取一批动物,按实验一的方案,于再灌注24h后,对Sham组、LV-CTMP组、LV-C组、I/R组、PC+I/R组、LV-CTMP+PC+I/R组、LV-C+PC+I/R组、LV-CTMP+I/R组和LV-C+I/R组(n=8)动物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Sham组、I/R组、PC+I/R组、LV-CTMP+PC+I/R组、LV-C+PC+I/R组、LV-CTMP+I/R组和LV-C+I/R组在评分后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LV-CTMP侧脑室注射3d后CTMP表达含量增加,Akt激酶活性降低。与PC+I/R组相比,CTMP过表达降低了再灌注24h后的神经功能学评分并增加了脑梗死容积百分比,与I/R组动物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主动监测的方式获取我院内分泌病区因药物不良反应(ADR)入院的发生率及主要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床旁问诊方式采集内分泌病区2011年1月至2
目的:将多元氨基酸共聚物(multi-amino acid copolymer,MAACP)这种高分子材料与无定形磷酸钙(ACP)原位聚合制备一种新型可降解的氨基酸共聚物/磷酸钙复合材料(MAACP/ACP),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研究了外源脱落酸(ABA)和乙烯利处理对绿熟冬枣果实采后乙烯生成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0±2)℃贮藏18d,对照果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表现为非跃变型果实的特点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抗炎因子Il-10在脊髓参与加巴喷丁延缓吗啡耐受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首先检测了na ve大鼠中IL-10参与了加巴喷丁对吗啡耐受形成中的
内毒素血症是临床上一类危重症,它的发病是由于血中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到血液中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
湛江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船闸闸室上部结构的梁底离混凝土地面最大高度22m,闸室左右方向两侧是闸首混凝土边墙,内空净宽16m,给梁板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困难,如何选择质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