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涉老反转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尤其是关于老年人“碰瓷”、“讹人”等负面情形屡屡见诸报端,分析选取的案例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的主观臆断、合理想象成分,而这些想象多源自以负面、消极成分为主的老年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冲击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腐蚀着社会信任机制,也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以刻板印象为专门视角对反转新闻案例进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2015年到2019年的十三则较为典型的涉老反转新闻作为研究案例,以刻板印象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涉老反转新闻的内容与传播特点,并试图厘清以下问题:案例中的老年人刻板印象是怎样的?如何构建的?随着事实的反转有何变化?以及各方如何协力消解这种刻板印象。本文以文献分析法为基础,借鉴、解读其他学者对反转新闻以及老年刻板印象的研究,结合案例分析法对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类和总结,借助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探求老年刻板印象的构建和应对。反转新闻中的老年刻板印象可以分为三类:道德素质低下、生活上的弱者以及社会价值缺失。媒体报道失衡、标题化现象对这种老年刻板印象进行了构建,同时反转新闻自身的特性也给予刻板印象聚集的温床。此外媒介食利机制、社会环境、文化机制以及公众的认知特点都构建了老年刻板印象。通过分析新闻反转前后的微博评论,本文发现随着事实的反转,部分舆论回归理性,但是对整个老年群体的印象相对稳固。刻板印象对老年人造成极大伤害,当事人可能遭受网络暴力,受到他人的排斥和冷眼,忍受孤独寂寞从而畏惧社会生活,整个老年群体面临刻板印象威胁。此外,社会焦虑、群体矛盾等问题也显现。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本文在最后一章试着提出一种方案,由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媒体参与、老年人参与来积极应对老年刻板印象。以期松动这种固化认知,促进代际间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化解群体矛盾,鼓励老人积极、乐观、健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