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上春树是至今依然活跃在文坛的日本当代小说家。自从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村上一直笔耕不辍,出版发行了大量作品,引起世界文坛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其作品表现了东西方文化混杂的现状,村上春树将日本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社会现状、当今日本人尤其是都市青年人的消极、孤独、无奈以村上特有的小说创作方式写到了极致。小说中无处不令人感到主人公对已逝青春的充满诗意的叩问、依恋和思索。后现代语境研究是村上春树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近十年来对村上重要作品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热点。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自他创作伊始便奠定了这种写作风格的基础。对村上成名后的巨著,像《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及《奇鸟行状录》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一直以来是评论界的热点,收获一大批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作为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作家,村上春树自创作伊始的“青春三部曲”便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色。生命追寻在村上的“青春三部曲”中是作为一个过程存在的。年轻的主人公经历了迷茫与躁动、疯狂与执着的追寻,最后复归生命的平静,返归现实人生本论文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诠释贯穿村上春树的初期三部作品《且听风吟》、《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的生命追寻主题,将现代社会扭曲、异化的都市现实世界的疏离具象化,在存在的意义上表现人类的现实生存状况。不同于本土的其他作家,这个出生在东方国度日本的作家村上春树有着明显的西方视角创作的倾向。这与作家的学习、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本论文开篇章节即对村上的生平、他的创作以及影响其创作的各种因素作了详尽介绍,而且对村上作品由于上述众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有别于日本本土作家创作的特色进行阐释。论文主要篇章的写作,结合日本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及其村上东西方杂糅更偏向西方的创作特色,分析村上“青春三部曲”的后现代主义因素,探寻村上作品深藏的忧郁心情,并深入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