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恒牙期青少年Bolton指数的测量分析及正常Bolton指数比率分析直角坐标图的建立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恒牙期青少年患者牙牙合记存模型的测量分析,了解石家庄地区安氏I、II、III类错牙合患者Bolton指数的性别差异、组间差异、人数分布规律及Bolton指数不正常人数比率,得出正常Bolton指数上下颌牙量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建立上下颌牙量间正常Bolton指数比率分析直角坐标图,为临床应用Bolton指数分析提供一种更为简洁、直观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石家庄恒牙期青少年正畸患者的安氏I类、II类、III类记存模型,共计972例,由专人用游标卡尺对模型的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到对侧第一恒磨牙共二十四颗牙每牙最大近远中径进行测量。将所测量数值输入计算机并计算所有模型的Bolton指数,以中国人正常Bolton指数(前牙比为78.8%士1.72%,全牙比为91.5%士1.51%)为标准,Bolton指数介于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范围内者为Bolton指数正常,大于均值加一个标准差者为Bolton指数增加,小于均值减一个标准差者为Bolton指数减小,对测量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比较安氏I类、II类、III类错牙合患者Bolton指数的性别差异、组间差异、人数分布规律、Bolton指数不正常人数比率及正常Bolton指数上下颌牙量间的线性回归关系,用Metlab软件建立上下颌牙量间正常Bolton指数比率分析直角坐标图。结果:1前牙比值、全牙比值分析1.1性别差异1.1.1前牙比:安氏I类、II类错牙合显示女性大于男性,但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P>0.05)。安氏III类错牙合显示男性大于女性,性别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1.1.2全牙比:安氏I类、II类、III类错牙合均为男性大于女性,但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5)。1.2组间差异:前牙比为安氏II类>安氏I类>安氏III类;全牙比为安氏III类>安氏I类>安氏II类,但前牙比及全牙比在安氏各类错牙合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2人数分布2.1组内差异2.1.1前牙比人数分布:安氏I、II、III类错牙合均呈现如下显著性趋势:Bolton指数正常者人数最多,其次为Bolton指数减小者,Bolton指数增加者人数最少(P<0.01、P<0.01、P<0.01)。2.1.2全牙比人数分布:安氏I、III类错牙合均呈现如下显著性趋势:Bolton指数正常者人数最多,其次为Bolton指数增加者,Bolton指数减小者人数最少(P<0.01、P<0.01),而安氏II类呈现Bolton指数正常者人数最多,其次为Bolton指数减小者,Bolton指数增加者人数最少的显著性趋势(P<0.01)。2.2 Bolton指数不正常人数比率的组间差异:前牙比及全牙比Bolton指数不正常人数比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0.05)。2.3错牙合总样本的Bolton指数不正常人数比率:本样本972名病例中,前牙Bolton指数正常者占52.67%,减小者占28.81%,增加者占18.52%,显示前牙比Bolton指数不正常者比率为47.33%;全牙Bolton指数正常者占61.32%,减小者占18.62%,增加者占20.06%,显示全牙比Bolton指数不正常者比率为38.68%。3正常Bolton指数的上下颌牙量间线性回归关系分析3.1正常前牙比3.1.1组内性别差异:安氏I、II、III类错牙合各组正常前牙比的男性及女性上下颌前牙量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回归关系(安氏I、II、III类正常前牙比男性:回归系数P<0.01、P<0.01、P<0.01;安氏I、II、III类正常前牙比女性:回归系数P<0.01、P<0.01、P<0.01),且该线性回归关系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安氏I类性别之间group*上前牙量P>0.05, group P>0.05;安氏II类性别之间group*上前牙量P>0.05, group P>0.05;安氏III类性别之间group*上前牙量P>0.05, group P>0.05);3.1.2组间差异:正常前牙比上下颌前牙量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安氏I、II、III类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roup*上前牙量P>0.05,group P>0.05)。3.2正常全牙比3.2.1组内性别差异:安氏I、II、III类各错牙合组正常全牙比的男性及女性上下颌全牙量间均存在显著性线性回归关系(安氏I、II、III类正常全牙比男性:回归系数P<0.01、P<0.01、P<0.01;安氏I、II、III类正常全牙比女性:回归系数P<0.01、P<0.01、P<0.01),且该线性回归关系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安氏I类性别之间group*上全牙量P>0.05, group P>0.05;安氏II类性别之间group*上全牙量P>0.05, group P>0.05;安氏III类性别之间group*上全牙量P>0.05, group P>0.05);3.2.2组间差异:正常全牙比上下颌全牙量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安氏I、II、III类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roup*上全牙量P>0.05,group P>0.05)。4正常Bolton指数上下颌牙量间线性回归方程:4.1正常前牙比上下颌牙量间线性回归方程:正常前牙比的上下颌前牙量间存在显著性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系数P<0.05),线性回归方程:Y1=0.776X1+0.612,(X1代表上颌前牙量,Y1代表下颌前牙量)。4.2正常全牙比上下颌牙量间线性回归方程:正常全牙比的上下颌全牙量间存在显著性线性回归关系(回归系数P<0.05),线性回归方程:Y2=0.899X2+1.661,(X2代表上颌全牙量,Y2代表下颌全牙量)。5上下颌牙量间正常Bolton指数比率分析直角坐标图的建立(见Fig 10,Fig 11)。结论:1安氏各类错牙合Bolton指数的前牙比及全牙比值均无显著性性别差异。2安氏I、II、III类错牙合Bolton指数的前牙比正常者人数最多,减小者最少。安氏I、II、III类错牙合Bolton指数的全牙比正常者人数最多,安氏I、III类错牙合Bolton指数的全牙比减小者最少,而安氏II类错牙合Bolton指数的全牙比增加者最少。Bolton指数不正常人数占有一定比率。3 Bolton指数正常前牙比上下颌前牙量间的线性回归方程: Y1=0.776X1+0.612,(X1代表上颌前牙量,Y1代表下颌前牙量);Bolton指数正常全牙比的上下全牙量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2=0.899X2+1.661,(X2代表上颌全牙量,Y2代表下颌全牙量)。4上下颌牙量间正常Bolton指数比率分析直角坐标图,可以为临床应用Bolton指数分析提供一种更为简洁、直观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青少年上下颌牙列重度拥挤伴上颌双侧尖牙埋伏阻生错牙合畸形的拔牙矫治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4年2月大连博士口腔门诊的青少年患者一名,女性,11岁6个月,生
目的:通过建立骨皮质切开术加速牙移动动物模型,研究巨噬细胞在骨皮质切开介导的正畸牙移动加速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巨噬细胞调控正畸牙移动提供新的证据.  材料与方法:
提出一种新颖的采用薄膜技术在玻璃基底上构造微机构可调谐二维窄带滤光片阵列的方法.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器件在静电力作用下三维变形曲面结果,并模拟了透过光谱特
目的:应用坚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探索口内进路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口内进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恢复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夹板作单层骨皮质固
目的比较不同品牌和不同颜色的乳光瓷的乳光、荧光、透明度和遮色效果。材料与方法用Ceramco 3、Shofu Vintage、Noritake Luster porcelain、VMK 95共22种颜色的乳光瓷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