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西部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条件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直是蜀南西部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之一。前人在嘉陵江组的沉积、储层、构造裂缝以及油气的来源等方面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于研究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运移与聚集条件至今还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 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理论为指导,以研究区各构造嘉陵江组的地震解释结果、钻井资料、测试资料、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开采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运移条件、聚集条件分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分析研究了蜀南西部地区嘉陵江组气藏的天然气运聚规律,并建立了天然气藏的成藏模式。 根据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 1) 研究区嘉陵江组的天然气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运移,燕山~喜山运动时期形成的气源断层和裂缝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天然气主要发生垂向上的运移,横向上的运移极为微弱。 2) 从天然气运移的角度看,麻柳场构造、自流井构造和黄家场构造的运移条件最好;其次为观斗山构造、宜宾构造、青山岭构造、兴隆场构造、孔滩构造、邓井关构造以及圣灯山构造,界石场和荷包场的运移条件最差。 3) 从天然气的聚集条件看,研究区内宜宾构造、大塔场构造、麻柳场构造、杨家山构造、自流井构造和黄家场构造的聚集条件最为有利;螺观山构造和青山岭构造最不利于天然气的聚集。 4) 嘉陵江组天然气藏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布规律明显,其主要受到构造运动、断裂作用及断裂的分布情况、沉积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并建立了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成藏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接受了较多的教育,但仍然存在很多“校霸”“班霸”欺压学弟学妹、校园暴力等严重问题,如果不加以矫正,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一定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高中生“德”的教育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势在必行;“以德立人”不能只是一句口號,必须在教育中得到实践,否则就是空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们作
期刊
去年以来,成都市锦江区委从开展创建示范居民区党支部活动入手,树立样板,示范引导,推动了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Since last year, the Chengdu Jinjiang D
重建闭流型湖泊的水位及环境变化可以为研究冰后期及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季风环流演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信息。黄旗海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半干旱区内,这一闭流型湖泊的水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