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信息时代,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触角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传统媒体一样,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对现实的理解、对价值的判断,无一不受到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新媒体的互动性、匿名性、便捷性、个性化特点及超链接功能比传统媒体更能吸引受众,在现在的媒介传播格局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优势。而能否理性和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对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逐渐成为公民基本文化素养的延伸,成为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新媒体的媒介素养是传统媒介素养的延伸,它是人们面对新媒体传播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的反映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2011年微博在我国大范围内兴起,目前已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代表之一。青少年用户是微博使用者的最大团体,而大学生逐渐成为微博活跃用户的主力军之一。透过微博这个媒介平台,我们不仅可以观测到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接收情况,还可以获悉大学生在“公共领域”的参与情况,甚至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态度和判断能力。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各种信息的发布和回馈不再是在“黑匣子”中进行,各种观点都可以在“意见的市场”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研究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可以深入了解和探讨我国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国关于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范畴,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定量调查数据,从而推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多维化发展。本研究在进行了充分的文献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北京1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从而获取北京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数据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微博在读图时代呈现图片与碎片化信息的狂欢;大学生微博使用与满足情况有自身特点;大学生注重微博个人形象管理;大学生微博呈现娱乐化倾向;大学生微博使用素养整体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