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户外环境灰空间探知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针对灰空间在居住区户外环境中的运用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在空间概念、属性及作用等方面对灰空间进行剖析。其中,确定了灰空间的概念:灰空间是介于室内外或是不同质空间之间的第三领域;虽然灰空间是现代设计中才提出来的概念,但是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建筑环境,我们很容易捕捉到它的气息。本文对已有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深入剖析,观察它们的“形”与“态”,并结合空间环境、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灰空间包容活动、深化交往为论点,来阐述灰空间的价值,并探讨得出城市居住区户外灰空间的营造方法。   在我国建成的一些居住区里,人们普遍存在交往危机感,即居住区中人们缺乏相互间的交往,导致人情冷漠。然而与邻居打交道,这在日常活动中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人是有着社会属性的动物,人的存在和发展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渴望能与外界进行交流,不管对象是人还是物。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不断感知外界事物,同时,与人交谈以及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性活动,都可以使人们保持信息的交换。这些不间断的信息交流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让人们不断进步、建立与邻里间的友谊。   灰空间的过渡性、模糊性与流动性塑造了其内涵丰富的空间特点,相对于实体空间与虚体空间而言,更有利于交往行为的产生。因为实体空间限定性强,太过于封闭,易给人造成心理上的拘束与压迫感,不利于交往行为的产生;而虚体空间限定性弱,过于开敞,容易缺乏依靠感与安全感,不利于停留,灰空间有适当的限定与开敞,适宜活动,如果环境品质良好,还可能进一步促进交往。   通过研究探讨,希望设计师能更多的关注灰空间这种形态丰富的复合空间,将它积极的运用到居住区环境设计之中,从本质上关注人们生活空间的品质,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当前戏剧界出现的旧剧新演现象展开论述。“话剧-戏曲”二元共生理论为本文立论的基础。   第一章从思想观念阐释出发进行研究。导演的思想观念对于经典戏剧的全
阐述了煤矿井下采用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作用,介绍了电容器容量的确定方法和接线方式,并着重指出了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在技术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邬燕云以"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为主题,围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手册》的9个编目,23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2017年3月14日,第一次全国安
期刊
作为一名声乐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既是对学习声乐多年来的一次全面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无论是从事歌唱演员还是在学校任教,一个新的开始。对于这一次的总结,从作品上的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