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与油藏渗透率的匹配性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疏水缔合聚合物其应用性能不仅与其复杂的分子结构参数(疏水单体含量、分布、分子量、水解度等)有关,还与缔合作用形成的多分子聚集体流体力学尺寸与油藏孔喉的匹配性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不同条件下相近剪切黏度聚合物体系的均质渗流、均质/非均质驱油实验,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的注入传导性、渗流阻力建立能力及均质/非均质驱油效果,获得了不同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与油藏渗透率/渗透率级差匹配性间的规律认识。主要内容如下:(1)改变疏水单体投料比,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后水解方式,合成了溶解性良好、黏均分子量相当、水解度相近、疏水基含量不同的DM系列缔合聚合物,后续研究均在20s-1黏度60mPa·s的条件下进行。流变测试表明DM-2的假塑性程度最大、增稠性最强,黏弹性最好;稳态荧光光谱测试表明,随疏水单体含量增加缔合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缔合密度一直增大,DM-2黏弹性高于DM-3的根本原因在于DM-3缔合密度对黏弹性的贡献小于DM-2缔合程度的贡献。(2)通过实验室自制的均质多测压点平板夹砂长渗流模型实验平台研究了具有相近剪切黏度的DM系列聚合物在0.55μm2~6.93μm2渗透率范围内的渗流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渗透率范围内聚合物体系均表现出良好的注入传导性,但随着疏水单体含量的增加或渗透率的降低,注入压力增大,各测压点处压力从开始抬升到平衡的时间增加,注入量增加,各段压差增加,后端压力点从起压到压力平衡的时间间隔更长,建立流动阻力滞后。同时,在一定的临界渗透率上下缔合聚合物(DM-1~DM-3)分别表现出了沿程各级压差相等(等阻模式)和逐级增大(增阻模式)两种模式,DM-0在所有渗透率下均为等阻模式,随着渗透率的不断降低,疏水缔合聚合物更容易表现为增阻模式,随着疏水单体含量的增加,出现增阻模式的临界渗透率越大,分别为DM-1(1.88μm2)、DM-2(5.03μm2)、DM-3(6.93μm2)。渗流流出液的微孔滤膜过滤和原位检测表明,缔合聚合物表现增阻模式的主要机理是渗流过程中聚集体尺寸的增大和黏度增加,前者的影响更大。(3)通过实验室自制的可重复、可量化的“一注四采”圆状模型实验平台研究了相近剪切黏度DM系列聚合物在不同渗透率下的均质驱油特性,并结合前述渗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含疏水单体的DM-0相比,缔合聚合物的驱替前缘较为稳定、指进现象较弱,尤其疏水单体含量较高时呈现活塞式驱替效果;注入相同体积的聚合物时,DM-0的波及面积大于疏水缔合聚合物,但相同波及面积下,DM-0的采收率比DM-2低8%,这表明提高采收率的能力同时受波及能力与微观驱油效率的影响;虽然DM-3比DM-2能建立更高的渗流阻力,但均质条件下DM-3的最终采收率大多较DM-2的差,表明均质条件下最大采收率对应最佳疏水单体含量,而这与DM-3建立较高阻力时注入性相对变差有关;均质条件相近剪切黏度体系在等阻模式下采收率的差值主要表现为聚合物溶液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差异,而增阻模式的采收率还与注入量相关,注聚初期,分子流体力学尺寸是决定采收率的主要因素,而最终采收率是由聚合物黏弹性、分子流体力学尺寸与孔喉尺寸的匹配关系共同决定。实验条件下,高疏水基含量的缔合聚合物与高渗透率均质地层相匹配,而在低渗透率均质地层中,由于低疏水基含量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波及能力,其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更大。(4)通过可视化非均质模型研究了相近剪切黏度DM系列聚合物在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等阻+等阻”、“增阻+增阻”及“等阻+增阻”三种渗流模式组合的驱油特性。结果表明,所有级差下“增阻+增阻”模式组合的最终采收率最高;注聚初期高渗透率级差下疏水单体含量越高的聚合物优先进入低渗区;不同疏水单体含量的聚合物匹配不同渗透率级差,获得最佳采收率对应的疏水单体含量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加而增大;非均质驱油中,渗透率级差与疏水单体含量的最佳匹配关系不随注入量变化而变化。综上所述,不同疏水单体含量缔合聚合物对油藏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存在适应性及选择性,表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最适宜的匹配关系是:在某一渗透率条件下,缔合聚合物分子流体力学尺寸不影响注入性,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微观波及;而在某一渗透率级差下,聚合物在高渗区与低渗区所建立的渗流阻力,恰好能够使聚合物在高渗区和低渗区之间完成交替绕流,改善驱替液在油层间的分配比,建立合理的吸液压差,提高最终采收率。论文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在特定油藏条件下发挥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影响,为特定油藏设计和选择合适分子结构的缔合聚合物或者为特定分子结构的缔合聚合物选择合适的油藏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在拓宽疏水缔合聚合物的使用条件和范围、改进分子结构设计及性能、丰富驱替机理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芯片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作为实现大尺寸晶圆芯片全局平坦化的唯一关键技术,化学机械平坦化(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CMP)的作用愈发重要。通过控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传感器的运用也更加广泛,振动传感信号的检测技术也越发的先进。对振动信号进行准确的采集和检测,有利于用户对振动源的信号做出正确的判断
无线通信技术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然而智能终端数量的极速增长将导致移动数据业务量的激增,给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系统容量、网络时延、频谱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带来不利影响。终端直通技术(Device-to-Device,D2D)是5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通过用户进行近距离数据传输来提高端到端的数据传输速率,减轻基站的负担,
近年来,蛋鸡养殖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其主要原因是蛋鸡生产成本提高,特别是饲料成本、防疫成本、人工成本逐渐上涨,而鸡蛋价格又持续走低,波动不断,这直接导致养殖户养殖蛋鸡
兴奋与抑制平衡是大脑维持正常神经电活动和实现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一些神经精神疾病,如癫痫、帕金森和抑郁症等的发生被认为和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衡有关,因此研究神经元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对于理解大脑信息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受体依赖的细胞广泛分布在海马和视觉系统中。红藻氨酸是谷氨酸类似物,在海马中注射红藻氨酸会引起海马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甚至会引起癫痫发作
冷原子系统是指利用激光冷却等技术将原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形式的稀疏气团,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冷原子物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原子在极低温度下将会展现出很多新奇有趣
本学位论文以L-谷氨酸(L-glutamic acid,简称LGA)为研究对象,研究L-谷氨酸在结晶过程的变化。对LGA晶体进行动力学建模,设计状态估计以及对结晶过程调控优化展开研究。首先,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因其具有清洁可循环再生等性能被广泛的研究,以期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其中,氢能由于其高效和环保受到最多的关注
临南洼陷构造复杂,油气分布范围广,油气藏成因复杂,随着勘探程度增加油气藏的隐蔽性变强。沙三段是临南洼陷主要的油气来源,长期以来前人对该层源岩评价较为粗糙,对烃源岩特
我国的影视传媒行业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营造出了非常适合成长的土壤,快速的建立起了完备的影视产业链。在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时代条件下的中国文化传媒行业,正呈现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面貌。近年来,国内影视传媒行业都走上了精品化的道路,大大提高了国内影视作品的质量。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的优质影视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整合行业内优质资源进行合并、收购。影视传媒企业是非常典型的轻资产模式企业,轻资产、重创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