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区划是一个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政权建设、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整治、行政管理效率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经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每一次大的政治、经济变革都伴随着相应的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的行政区划体制从秦朝确立至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体系,然而现今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转变时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正面临着深刻变革。旧有的行政区划体制已经日益显现出许多弊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纵向运行系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横向运行系统转变,出现了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类型:行政区经济。在这种格局下行政区划界线成为每个省、市、县进行生产力布局、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等经济活动的最大范围,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大于理性化的合作,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等逆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出现。解决行政区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需要一个新的平台:都市圈。都市圈的形成是单个城市在经济规律带动下生产力不断发展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必然产物。经济规律已经给我们指引了一条解决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的方法:大力发展都市圈经济,建立适应都市圈经济发展的行政区划体制。福建省面对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新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聚集、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充分的理论和现实考虑,是八闽发展的新定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改革福建的行政区划体制,减少行政层级,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辖县。做强做大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力,建立都市联盟,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力争上接长三角,下联珠三角,共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