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在轨可更换模块设计与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在轨运行的航天器的数量日益增多,由于受发射费用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少对航天器进行如地面设备常有的维护、保养、升级等,况且航天器所处的空间环境复杂恶劣。因此航天器常在其任务中出现功能失效,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在轨模块更换技术则是利用空间机械臂自主对可接受在轨服务航天器进行故障模块更换、升级、补充消耗品等。通过对航天器的失效设备或组件进行更换、对消耗品进行补给,既可以延长航天器的使用寿命还能保持任务的持续性;通过对陈旧部件进行升级,更换退化的电池和太阳阵等,可以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如果航天器组件能够进行在轨更换和升级,则部分组件不再需要进行冗余设计,降低了设计、制造以及发射成本。本文在上述背景下,通过对在轨可更换模块的更换方式以及设计准则等的了解,从而对在轨可更换模块进行机构和结构设计,并建立三维模型,对该三维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以及有限元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在轨服务技术以及在轨模块更换技术的背景、概念、工作原理、任务、更换方式、设计准则等的研究,提出在轨可更换模块的机构设计方案,并依据该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该结构的三维模型;(2)利用SolidWorks软件中的Motion插件通过添加实体接触、马达、弹簧等,对在轨可更换模块进行对接的运动仿真,验证在轨可更换模块机构与结构设计的合理性;(3)利用MSC.Patran&MSC.Nastran软件对在轨可更换模块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本文对在轨模快更换技术进行研究,得出在轨可更换模块的机构和结构设计方案,将对未来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在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塔国作为中亚最贫困的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健全,国内资金严重不足,主要
失效分析是可靠性工程研究领域重要内容,而失效优先等级排序方法的研究又是失效分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失效分析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但国内外对失效优先等级排序方法的研究比较少。在失效分析方法中,以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以及预期失效分析(AFD)在工程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但是,FMEA和AFD仍然存在着缺陷。在FMEA中风险优先数值(RPN)的确定有很大的主观性以及RPN数值的重复性都是
学位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和培养,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也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创新和提高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创新和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生人的生发展的必然,也是走向成熟的特征表现;同时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韩蒙1990年3月建交以来,韩蒙两国因地理位置和文化相近,在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然而与其他领域相比,经济领域进展却比较缓慢.本文的主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