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的腾飞以及越发巩固的国际地位,都让国人无比的骄傲。但成功的背后,也伴随着一系列“跟不上”的问题。其中,非常严峻的一个就是“教育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中国正经历一个时代新旧交替的阶段,在旧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导致大量的职位空缺招不到合适的人,大量的人才找不到工作。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变,其实就是传统行业逐渐被互联网取代的过程。互联网已经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让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捷。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需要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所以全社会对拥有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已经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无异于对传统企业下达了转型的指令。一时间,互联网、转型、风口、投资等等一系列词汇变成了媒体的宠儿,高薪聘请互联网人才也变成了企业抢夺人才的法宝。由于互联网门槛高,人才缺口一下被放大,导致人才向企业漫天要价。这个乱象加剧了互联网行业的泡沫,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期,注定为历史描下浓重的一笔。本文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对大学生就业力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介绍互联网行业现状,论述本文所采用的分析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架构组成。接着,围绕大学生就业力的各个模块,即学习能力、个人魅力、职业认证、社会实践经历、个人背景五大模块,进行识别,建立起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利用数学原理中的因素评分法进行评价,确定大学生就业力所处的水平;最后,在前面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建议。本文的应用点在于大学生就业力评价体系跟具体案例的紧密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等数理工具,对互联网行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力提供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