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O2 /SCN- /Cu2+/luminol 反应体系 化学纰光动力学与机理分析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碱性介质条件下铜离子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硫氰酸盐反应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在封闭以及开放体系都存在非线性振荡的体系。本文利用化学发光检测手段、电位在线测量技术测定了体系中丰富的非线性现象,并系统地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速以及温度等条件对体系非线性行为的影响。另外,采用毛细管电泳手段对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硫氰酸盐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进行跟踪测量,提出了反应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与实验现象基本吻合。具体内容有如下几点:⑴利用低浓度的鲁米诺作为化学发光探针,系统地测量了封闭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对振荡反应体系非线性行为的影响。实验发现,改变组分浓度对振荡曲线的频率和振幅都有很大的影响。铜离子的浓度的增加使得曲线周期缩短,振幅减小,而振荡寿命基本不变(当浓度很高时,振荡寿命缩短);体系诱导期随着硫氰根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硫氰根的存在抑制了铜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活性,体系振荡寿命因为硫氰根浓度增大而使体系pH值降低的更快而缩短,在较强碱性条件下,低浓度的硫氰根有利于振荡反应的进行;碱性条件为振荡反应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介质环境,当pH<9或者pH>13时,振荡反应终止。⑵采用开放体系,系统考察对振荡曲线的振幅、频率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并对振荡曲线上两个振荡峰的可能形成机制进行推测,作者认为峰Ⅰ的形成是由于体系中羟基自由基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并叠加在峰Ⅱ上形成,而峰Ⅱ的化学发光峰应该为超氧自由基氧化鲁米诺所引起,两种自由基的生成与体系中铜离子的价态的相互转化密切相关,当[Cu(SCN)n]1-n转化为[Cu(SCN)n]2-n时生成羟基自由基,而由CuHO2→[Cu(SCN)n]1-n时产生超氧自由基。当向开放体系中加入少量的EDTA时,峰Ⅰ的振幅迅速减小而峰Ⅱ却基本不变。随着EDTA浓度的增加,降低了体系中Cu(Ⅱ)的有效浓度,导致两峰强度降低。实验还表明,EDTA的加入对体系的振荡周期基本不影响,这可归于Cu(Ⅱ)-EDTA配合物十分稳定,而Cu(Ⅱ)-EDTA与Cu(Ⅱ)之间的相互转变速度很快,不影响整个反应体系的周期变化。⑶首次采用卤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体系中电位动力学曲线,发现与传统的铂电位振荡曲线的相位明显不同,而且其电位的改变与体系中pH值变化关联度小,有利于对振荡核心物种的监测。与化学发光研究方法相比较,最明显的特点是碘离子选择性电位动力学曲线的位置(即电极电位的大小)受到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很小,几乎不变,据此推测应与振荡体系中关键自催化中间产物的含量密切相关,为以后对该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方法。⑷利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技术,实时检测在碱性pH=9.85时,过氧化氢氧化硫氰根反应体系的反应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曲线。与前人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实验相比,在碱性条件下,无催化的过氧化氢氧化硫氰根反应速度很慢,硫氰根的初次氧化生成次硫氰根为反应的速控步,在pH=9.85时,该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为4×10-5 mol-1min-1。次硫氰根自身的循环以及与铜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之间的相互耦合机制是形成H2O2/SCN-/Cu2+/OH-体系非线性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催化反应以及负反馈机制以解释H2O2/SCN-/Cu2+/OH-体系复杂反应动力学行为。该论文有图43幅,表4个,参考文献225篇。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分析房屋建筑结构中屋面混凝土开裂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有效防治房屋屋面开裂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屋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办公楼的建筑创作为例,力图在现代规划设计理念中融入传统建筑文化的印迹,以延续城市文脉,回归传统精神,创造新型法院建筑形象。
采用工业石膏现浇方式制作建筑物墙体,为工业石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针对现浇石膏墙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参考.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OMSI)是指因从事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引起的肌肉骨骼损伤[1].在我国OMSI作为工作有关疾病,正引起越来越多的职业
因为升板法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节约近90%的模板材料,且提升设备简单,减少高空作业,同时又具备机械化程度高,减轻劳动强度的优点,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文章主要就升板法的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Wiltse入路与正中入路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加入心理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笔者总结98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