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胺基乙腈化工废水含有多种难降解,水溶性强的物质,如氰化物,苯胺等。本文主要对此类废水中的氰化物以及其他一些物质的处理工艺做了一些试验性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合理的处理工艺,能够有效的降低其中氰化物以及相关物质的浓度。减轻其中的污染物所带来的环境负担,以期为同类或者类似废水的处理提供可借鉴性的帮助。并针对其有机物浓度高,污染物难降解的特点采取了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首先在预处理试验中,采用了混凝沉淀法对废水中的SS和CODcr进行处理,筛选了最佳混凝剂,确定了最佳混凝条件(pH值,投加量等)。在最佳混凝条件下,废水中的CODcr下降了15.2%,SS下降了71.1%,为后续的微生物处理大大减轻了负担。其次,在降低氨氮的试验部分中,通过碱解法和化学沉淀法降低氨氮的浓度,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首先在碱解法中,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将水温控制在30℃到35℃之间,且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在11到12左右,反应进行两天左右,氨氮即可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氨氮的去除率达到61%,而在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将反应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反应体系的pH值为控制在9到9.5之间,且MgO和H3PO4的投加量比控制在1:2.6时为最佳反应条件,氨氮去除率达到90.2%,氨氮浓度水平大大降低,达到了可进行微生物处理的范围内。预处理试验阶段完成后,在进行氰化物处理试验研究中,选取二氧化氯作为最佳氧化剂,通过氧化反应,控制体系反应温度在65-70C°,且把pH值调节至11左右,氰化物的浓度由原废水的1000mg/L降低到了100.4mg/L。去除率达到了89.8%。最后,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通过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残留的氰化物和氨氮,并向其中添加优势菌种(1008号菌种),对污泥进行培养和驯化,并做了一组对比试验,将进出水的CODcr稳定在450mg/L-550mg/L左右。添加了优势菌种的一组中,微生物对氨氮和氰化物的降解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氰化物的最大耐受值为由6mg/L提高到了9.5mg/L,氰化物的去除率最终达到90%以上,氨氮浓度最终降解到27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