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之外更应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观点得到了理论界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开展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并相继出现了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比如SA8000,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等。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建设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修课。美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起步最早,规则也相对完善,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走近中国企业和社会大众,中美企业对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识和实践都存在许多不同或差距。虽然经济因素是形成这些不同或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中美两国本身的文化差异也可能对两国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不同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的假设前提就在于承认因中美的文化差异,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本身就存在不同,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在回顾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理论进行中美企业社会责任的对比讨论,并提出了四个假设:第一,对企业社会责任中经济责任的认识,美国企业的重视程度以及认识的全面程度高于中国企业:第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美国企业多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而中国企业更多是从道德的角度加以审视;第三,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至上而下进行:美国则是各方共同推动,政府起配合和辅助作用;第四,美国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比较主动,而中国企业和社会公众比较被动。为印证上述假设,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美两国分别进行问卷收集,问卷统计结果基本印证了假设,说明了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可以合理解释中美企业在社会责任认识和实践中的不同。最后,根据结论,本文提出了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建议:一,全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二,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指导;三,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自我监督的主动性;四,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要增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力度;五,以企业生态环境观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促进发展和谐的企业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