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始于2008年的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趋于缓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逐渐的走出低谷,表现出平稳的回升势头,但这并不能够说明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威胁。相关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全球仍处于一个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经济虽然苏醒,但危机因素并没有彻底消失,同时,为刺激经济,世界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所实施的救市政策在初见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隐忧。世界范围内,就业状况依然十分严峻。
在中国,始于1999年的10年高校扩招为国内就业市场制造了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时代特色,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已经被推至了风口浪尖。如今,本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的重创还未消退,政府多次刺激经济的政策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及压力,这些刺激经济复苏的方针政策如今已体现出一定的成效,人才市场需求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相对于我国每年仍然居高不下的毕业生人数来说,还是处于明显的供过于求的状态。
本文关注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拟从客观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这两个层次入手,调查分析造成当前就业困境的原因,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实地访谈等调查研究方法进行信息收集,首先调查外部环境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包括政府、用人单位以及高校等的共同作用,其次从大学生主观择业入手,以职业期望、就业力与职业规划三个方面为出发点,调查研究大学生主观择业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结果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整个社会体系稳定的高度,运用社会学理论探讨出化解目标群体就业困境的切实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