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模式。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建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加快城市群的发展,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等有很强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愈发成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区域,城市的发展,冲破了我国的传统观念,在国家层面上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对发展格局有深远影响。中原地区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探讨城市群发展的内涵、意义、机制、方法,能更好地指导经济发展实践,提升中原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城市群竞争力。中原城市群战略起步较晚,于2012年设立。城市群内城市化整体水平较低,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部崛起是国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我国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往的研究,关注城市群的居多,但相对缺乏研究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经济分工与合作。本文试图利用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区域内优势产业布局和产业聚集区的规模,使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使中原城市群整体达到城市规模合理、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布局科学、资源配置合理,实现区域内城市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本文作为区域经济和应用经济研究,主要从城市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等方面,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原城市群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部分进行阐释: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并阐述了研究意义,其次是对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个梳理,主要包括戈特曼的大都市带,并且探讨了空间生长模式;弗里德曼提出了相关城市等级体系和等级关系,为区域分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还有一些国内的专家学者,比如周一星提出了都市绵延区的理论,为我国城市群地域范围的划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顾朝林结合弗里德曼的理论,提出了城市体系的不同组织阶段,这些研究的内容既吸收了国外的相关成果,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为本文的研究做好了理论研究的准备,再次,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首先明确了城市和城市群的相关概念,解释了城市群的演进路线以及城市群经济的一体化,其次,阐述了中原城市群的基础理论,包括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并且对各个理论进行了简要说明和总结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形成了本文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部分。第三章,中原城市群的现状;首先说明了城市群的整体概况,其次说明了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包括城市网络的格局,最后,通过SWOT分析,对于中原城市群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了分析,也是对于城市群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第四章,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引力模型的内容和相关的背景,其次,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最后,结合中原城市群的相关数据,通过统计软件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第五章,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设计;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城市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城市体系一体化优化设计、产业一体化优化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得出结论并且指出研究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