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密度对大班儿童积木游戏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木游戏不仅是幼儿园的基本游戏活动之一,也是深受儿童喜欢的游戏,更是以极具整合性的特征在儿童的社会性、认知、身体运动、审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游戏。而影响游戏的环境因素,尤其是物理环境中的空间密度以一种隐形的教育符号,对儿童的游戏、游戏行为、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促进或阻碍积木游戏教育价值发挥的角色。纵观已有研究中,空间密度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是以观察的方式为主,缺乏实证性的研究。对于空间密度值为多少才是适宜儿童身心发展,激发儿童良好游戏行为的阈值,这一问题尚未有十分确切的答案。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在教育实践中,空间密度对儿童积木游戏行为的影响未受到一线幼儿教师的重视,她们将这种影响弱化,同时她们对于积木游戏空间密度的设置存在困惑。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以实验法为主,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根据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设置三个自变量水平。在不同的空间密度水平下,采用组内实验设计类型,对G幼儿园32名大班儿童积木游戏过程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进行全面的观察与统计,用组间对比的方式,分析三个自变量水平下行为表现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适合大班儿童积木游戏的空间密度。通过实验本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大班儿童积木游戏适宜的空间密度为4.32m~2。(2)空间密度适中(4.32m~2),会激发大班儿童更多的友好互动行为、更多以接受为主的互动反馈取向、有助于积木建构水平的发挥、材料使用的丰富性水平较好。(3)大班儿童总体以言语策略为主的互动方式,在空间密度适中(4.32m~2),呈现多样化互动方式。(4)空间密度对大班儿童中性互动情绪不产生影响,空间密度过大过小引发较多消极互动情绪,空间密度适中,同伴间多为积极互动情绪。(5)空间密度大(1.44m~2),大班儿童人际互动较少,空间密度小(7.2m~2),大班儿童人际互动较多,且异性互动频次显著高于同性互动频次,同性男孩互动频次高于同性女孩的互动频次。(6)空间密度对大班儿童建构作品的个数和主题的分布不产生影响,但对建构作品的形状,有一定的导向和暗示作用。据此研究者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1)重视空间密度对儿童积木游戏行为的影响。(2)构建“儿童的”和“为儿童的”高度契合的游戏空间密度。(3)设置积木游戏空间密度时应兼顾儿童的情绪体验。(4)构建利于儿童积木建构水平发挥的适宜空间密度(4.32m~2)。(5)构建适宜的空间密度(4.32m~2)激发儿童认知性思维。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居民在街头巷尾、路边空地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随处可见,如何合理规划布局云南大理市中心城区体育场馆资源及提高体育场
中国房地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今天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2000年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及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业更为重视和管控,良好的市场氛围吸引诸多投资进入房地产行业中,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契机,但是基于房价的持续上涨,国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宏观调控,大环境的改变导致房地产行业的一些企业发展受到了限制,整个行业的企业呈现良莠不齐的发展状态。企业的发展情况会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8年6月于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根据患者8 h尿微量白蛋白
介绍和解释压电效应原理 ;简述家用电器中常用的压电器件及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