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2型糖尿病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连续数年的随访数据集,结合深度学习技术的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构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未来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在肾脏未发生结构性损伤前精准筛选出DKD的高危人群,为针对重点人群实施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首先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专家小组访谈,确定DKD的预测风险因子。根据纳排标准,基于中国台湾省李氏联合诊所连续7年的随访数据集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随访期间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1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变异性。完成数据资料收集后,利用SPSS 22.0软件以确定各参数的相关系数,以决定最终需要纳入神经网络的特征参数,剔除无效数据后,再对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使之成为符合神经网络输入要求的数据。根据DKD诊断标准,将数据分为未患DKD的T2DM患者数据集和患DKD的T2DM患者数据集,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和预处理,建立训练组和测试组进行模型的仿真训练。其中预处理的步骤包括标签定义、零-均值规范化分析、规范化处理。使用pytorch语言设计LSTM神经网络,选择Dropout算法防止模型过度拟合,在网络参数选择上采用均方误差函数作为损失函数,Adam算法进行模型的优化最终完成网络的搭建。利用pytorch语言进行网络的训练和结果的输出,并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精准率、准确率、召回率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模型的评估与对比分析,并且分别基于LSTM建立三个模型探究HbA1c、SBP和PP变异性对模型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40例T2DM患者的随访数据集,其中训练集4228例,测试集1812例。本项研究共构建4个DKD风险预测模型,其中纳入全部变异性参数的LSTM模型的Loss曲线可以快速收敛,且相对于其它模型的曲线来说更加稳定,为本研究的最优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精准率为77%、准确率为86%、召回率为76%和AUC为0.83。基于SVM算法所构建的模型精准率为63%、准确率为76%、召回率为52%和AUC为0.73。两组组间比较,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精准率(P<0.001)、准确率(P<0.001)、召回率(P<0.001)、AUC(P=0.002)均明显优于基于SVM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模型。此外,未纳入HbAlc变异性的LSTM预测模型的精准率、准确率、召回率和AUC分别为64%、78%、61%。和0.72,与纳入全部变异性参数的最优LSTM模型相比,最优LSTM模型的精准率(P<0.001)、准确率(P<0.001)、召回率(P<0.001)和AUC(P<0.05)均显著优于未纳入HbA1c变异性的LSTM预测模型。未纳入SBP变异性的LSTM预测模型的精准率、准确率、召回率和AUC分别为65%、79%、65%和0.75,与纳入全部变异性参数的最优LSTM模型相比,最优LSTM模型的精准率(P<0.001)、准确率(P<0.001)、召回率(P<0.001)和AUC(P<0.05)均显著优于未纳入SBP变异性的LSTM预测模型。未纳入PP变异性的LSTM预测模型的精准率、准确率、召回率和AUC分别为70%、81%、67%和0.77,与纳入全部变异性参数的最优LSTM模型相比,最优LSTM模型的精准率(P<0.001)、准确率(P<0.001)、召回率(P<0.001)和AUC(P<0.05)均显著优于未纳入PP变异性的LSTM预测模型。结论:1.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LSTM神经网络成功构建2型DK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其精准率、准确率、召回率和AUC均显著优于SVM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模型。2.基于LSTM神经网络构建DKD风险预测模型需将HbA1c变异性、SBP变异性和PP变异性作为重要特征参数纳入,可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整体性能。3.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DKD预测风险模型的成功构建为针对重点人群实施早期干预提供依据,这对于提升早期干预的精准性、有效预防或延缓DKD的发生、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慢性疾病预测模型构建方法提供崭新视角。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作为工程质量这一工作的保障,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或是防止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建筑物综合构建的安全性。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具有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地基基础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工程中以及砌体的结构工程中这些领域的运用,给出几点可行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专业性人才将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决定力量。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言,数字时代下各行业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未来市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缺失势必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专业学习之中,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关系告知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动力和积极性
期刊
国家间来文是国际人权法的一项重要监督机制,广泛规定在联合国和区域人权条约中。综观各项人权条约中的国家间来文程序,它们具有强制性或任择性、法律性或政治性、对应性与非对应性、公益性与自利性等特征。与国际人权法其他监督机制相比,国家间来文在程序的便利性、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发起程序的规范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鉴于该程序难以克服的政治化倾向,各国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等因素的考量,很少启用这一程序。2
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网络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运行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对于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若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传统的网络安全防御思想来提升网络及应用的安全性,只能针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被动防御。为了能预知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将被动防御转化为“主动”防御,把网络系统可能会承受到的损害降至低点,由此网络安全态
针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机为研究对象,改进活动导叶翼型几何结构,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改进活动导叶翼型几何结构对水泵水轮机“S”特性的改善以及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导叶头部圆半径r至r-0.313 mm,对机组“S”特性存在较佳的改善效果,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导叶出口以及转轮进口等处的旋涡,改善了转轮叶片进口旋涡流阻塞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期刊
混凝土对于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混凝土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提出完善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混凝土检测水平的提升,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租赁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常规业务,尤其对轻资产运营的公司,通过租赁可以减少企业一次性资本投入,减轻短期资金压力,优化财务报表状况等。新租赁准则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租赁业务核算,反映了租赁业务本质,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准则多次变化出发,深入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结合2021年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分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常见的结构类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受压构件,在施工时一定要保证其强度满足要求。由于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这样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的类型及应用。
建筑质量检测技术广义来讲就是管理与控制工作,其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实际工程施工中只有确保这些建筑管理方法和技术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够确保各项施工工序的质量。文章就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当前的应用情况加以了解,明确其在装配式建筑当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描述,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相关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有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