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纵深,选择出国继续进修学习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而美国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水平世界一流,成为一众留学生的首选。在前往美国留学之前,具备对美国历史的系统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Daniel Gile的口译理解公式C=KL+ELK+A为指导,以笔者为打算前往美国留学的来自黑龙江大学的研究生王惠同学就纪录片《美国1920-1960:彩色版》进行的耳语同声传译实践为例,整理成翻译报告。本篇翻译报告全文按照本次口译活动流程步骤分为四大部分:1.翻译任务简介。在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翻译任务的要求、背景及意义;2.翻译任务过程。该部分分为“译前准备阶段”和“翻译过程”两部分展开叙述。其中,译前准备阶段主要阐述了术语表的制备及口译翻译理论的选取;3.翻译案例分析。在该部分中,选取了若干本次口译活动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失误和可取之处,按照产生原因分为“听辨理解”、“语外知识”及“注意力分配不均”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4.译后总结。该部分分为“翻译实践经验教训”及“自我评估及未来展望”两部分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根据本次口译活动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为“听辨理解能力亟待提升”及“加强语外知识能力的拓展学习”。听辨理解是口译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对翻译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译员应大量进行听辨训练以克服障碍。由于听辨理解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翻译处理失误也在本文中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根据吉尔的口译理解公式,语外知识在理解环节中也占有不小的比重。通过本次口译实践,笔者也认识到了语外知识正是本人所欠缺的方面。本篇翻译报告对整个口译过程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在理解和表达环节产生的成功和失误案例,提出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处理策略,为日后的口译实践活动提供经验以供借鉴,以期更好地提升口译能力和质量。通过本次口译实践及本次翻译报告整理,发现吉尔的口译理解公式对口译实践具有提纲挈领性的作用,并且在以后的实践中,将继续贯彻执行这一标准。通过这次实践和反思,笔者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口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今后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