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以“飞散”在现代社会的演绎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克莱齐奥小说中“飞散世界”的文化意蕴与审美范型,并通过作者的人文主义情怀的书写,洞悉现代物质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失落,最终剖析其小说中寻求出路的迷茫和重新审视现代文明世界的诉求,并结合文本阐释这种背弃现代文明的对理想生存境地的凄美追寻与建构对克莱齐奥自身及其文学创作的意义。论文的引言部分以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扼要梳理前人对克莱齐奥作品的已有研究成果,并引向本文的立论;第二个层次展开本文的立论根据、批评范式以及创新价值。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分三章展开。第一章“飞散世界”的整体建构,本章主要从克莱齐奥的早期遭遇及家族变迁所带来的隐性创伤对他创作的影响,分析“飞散”在其作品中演绎出的超越历史概念的意义。同时本章通过总括克莱齐奥的广阔环球旅历提炼“飞散世界”在其作品中的多重表现,分析其对现代物质文明下人的生存所隐含的焦虑和深思。第二章“飞散世界”的文化表征,结合克莱齐奥的具体小说文本,本章分析其小说中匕散个体在文化移位中的困境并结合拉康的“镜像说”分析失去根基的个体丧失身份标志的忧伤。由于不满现代物质文明世界的生存现状,个体在寻求与构建生命中的“乌拉尼亚”时难免会遭受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击,从而会陷入“出走”与“回家”的生存悖论中。第三章“飞散世界”的审美范型,本章节主要通过分析克莱齐奥作品中复归本真自然中的生命体验阐释涤荡了复杂意义的“词语世界”所蕴含的本真美。并通过边缘人的生存哀思来解读现代语境下自由张力所彰显的荒诞美。结语部分对克莱齐奥的“飞散世界”诉求略作评定与反思。尽管这种逆主流文明的价值追求注定会被淹溺在历史的泥淖中,但却能激起生命的搏动,在孤独的追寻中突显不屈的生存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