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类造成威胁。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地震灾害应急测绘灾情等级的综合评估研究可以为灾害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便利和决策依据,也可以为日后的历史震害研究提供理论方法及数据资料。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GIS技术在空间统计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对地震灾害发生初期的应急测绘各灾情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起地震灾害灾情综合等级评估模型,形成一套地震灾害灾情综合统计评估的体系。首先,本论文从灾情因子选取的科学合理性、可得性入手,介绍了地震灾害各灾情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大体上从地震烈度、易损性、历史震害数据三个方面对各灾情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综合各灾情因子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别研究灰色聚类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灾度判别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地震灾情综合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建立地震灾害应急灾情因子的综合统计评估模型,得出灾情等级。本论文实验选取2013年雅安地震作为地震灾害应急灾情综合统计方法与模型研究的实验背景。考虑到地震灾害发生初期灾情数据的可获得、可操作、可分析性,选取了受灾人口、房屋损毁面积和道路损毁长度三个应急灾情因子。实验中受灾人口和房屋损毁面积因子的统计结果是由受灾人口比、平均地震烈度、房屋损毁率对应关系得出。道路损毁长度因子的统计结果是由地震烈度破坏比计算得出。本实验的灾害灾情等级综合统计采用的是灰色聚类分析方法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在聚类指标的选择上加以改进,得出了实验区应急灾情的综合统计评估结果。本论文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地震灾害发生初期应急测绘各灾情因子的综合统计评估体系,不仅为日后地震灾情统计研究的基础,也为政府及各级部门部署救援力量、抗震救灾、实施地震应急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