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地震应急测绘灾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技术和方法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一次又一次地给人类造成威胁。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地震灾害应急测绘灾情等级的综合评估研究可以为灾害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便利和决策依据,也可以为日后的历史震害研究提供理论方法及数据资料。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GIS技术在空间统计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对地震灾害发生初期的应急测绘各灾情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起地震灾害灾情综合等级评估模型,形成一套地震灾害灾情综合统计评估的体系。首先,本论文从灾情因子选取的科学合理性、可得性入手,介绍了地震灾害各灾情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大体上从地震烈度、易损性、历史震害数据三个方面对各灾情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综合各灾情因子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别研究灰色聚类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灾度判别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地震灾情综合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建立地震灾害应急灾情因子的综合统计评估模型,得出灾情等级。本论文实验选取2013年雅安地震作为地震灾害应急灾情综合统计方法与模型研究的实验背景。考虑到地震灾害发生初期灾情数据的可获得、可操作、可分析性,选取了受灾人口、房屋损毁面积和道路损毁长度三个应急灾情因子。实验中受灾人口和房屋损毁面积因子的统计结果是由受灾人口比、平均地震烈度、房屋损毁率对应关系得出。道路损毁长度因子的统计结果是由地震烈度破坏比计算得出。本实验的灾害灾情等级综合统计采用的是灰色聚类分析方法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在聚类指标的选择上加以改进,得出了实验区应急灾情的综合统计评估结果。本论文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地震灾害发生初期应急测绘各灾情因子的综合统计评估体系,不仅为日后地震灾情统计研究的基础,也为政府及各级部门部署救援力量、抗震救灾、实施地震应急规划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GPS作为一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从连续运行参考站中获得的时间序列,不仅包含了地质构造形变信号,同时还包含有具有周期特性的非构造形变信息。在2002年以前,由于时间序列积累观测
铁是高等植物细胞内多种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众所周知,过量铁能产生氧化胁迫,破坏植物脂肪、蛋白质和DNA等的结构,影响植物生长。血红素加氧酶(HO)是细胞内维护自身稳定,实现细胞保护的重要酶类。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则是细胞内主要的抗氧化物质,能够缓解植物的氧化损伤。因此,本研究拟探讨Fe3+胁迫下水稻离体叶片HO与GSH在过量Fe3+胁迫下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的抗氧
病害严重威胁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来缓解病害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与损失,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现有的病原检测技术局限性大、效率低、系统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