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虚拟经济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虚拟经济渗透和嵌入到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伴随着金融创新和深化,虚拟经济的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因而人们对财富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物质财富观逐渐演变为虚拟财富和实体财富并存的财富观。当代社会分工在信息技术推动下,贵金属作为财富的象征以及将货币作为财富的储存手段,再发展到纸币作为价值财富的代表已经成为历史,当代人们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的虚拟财富观。经济越来越虚拟化,虚拟资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膨胀速度越来越快,以致虚拟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虚拟经济的脆弱性、不稳定性、正反馈性,导致虚拟经济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而虚拟经济监管不合理或监管缺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造成经济系统的极大破坏。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给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我们开始认识到健全和完善虚拟经济监管机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规避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虚拟经济理论研究已成为中国经济学理论界一项紧迫的任务。虚拟经济的起源、演变以及实现方式有其自身的历史演进路径和内在逻辑规律。一般认为,虚拟经济的起源于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发达阶段,原始祖先偶然的物物交换,到剩余产品的出现,再从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出现到商品交换成为必然。人类为了商品交易的方便和需要,经过无数次变换交易媒介后,出现了贵金属货币,并成为人们的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及贮藏手段。可以说,货币是经济虚拟化的第一序逻辑起点。贵金属货币尽管担负了流通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以及世界货币的职能,但其也有自身的弱点,又加上科学技术的推动,慢慢产生了纸币。从此纸币开始成为了虚拟经济的新起点,即经济虚拟化的第二序逻辑起点。近代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以及金融自由化的推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导致了黄金非货币化,虚拟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虚拟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膨胀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也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反思虚拟经济现象。此外,虚拟经济也具备了流动性储备池、配置资源和对外缓冲等功能。但虚拟经济有其自身内在的复杂性、不稳定性、投机性、高风险性及强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当虚拟经济受到外界冲击后,容易发生剧烈的波动,造成经济系统的极大破坏,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探索经济虚拟化起源、演变和实现方式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关注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把握和运用虚拟经济演进规律于中国实际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辩证法原理,探索虚拟经济的内涵、演变以及虚拟经济的实现方式,并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系统的、详细的剖析。本文主要从四个视角展开,论述思路如下:第一个视角,关于虚拟经济起源的视角。对虚拟经济起源进行系统的论述前,首先对虚拟经济以及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便为虚拟经济的剖析提供理论基础。虚拟经济起源研究分为经济虚拟化的动因和经济虚拟化的起点理论分析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分析经济虚拟化的动因。要分析经济虚拟化的动因,必然对其动因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进行系统地分析。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更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动因。社会分工和科技进步贯穿于虚拟经济发展的始终,并且与虚拟经济始终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原始社会开始,经过一系列社会形态的演变,直到社会发展的今天,货币的价值形态在社会分工和科技进步推动下,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货币价值形态的变化表征虚拟经济演变的历程,所以研究虚拟经济的演变历程,必然要分析社会分工和技术的进步。第二个方面是经济虚拟化起点的理论分析。分析经济虚拟化的起点分为两个逻辑起点:货币的起源是经济虚拟化的第一序逻辑起点;纸币的产生是经济虚拟化的第二序逻辑起点。自原始社会开始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媒介固定到贵金属金银上,即货币的产生。贵金属货币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本身只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商品等价物。在货币发展史上,贵金属货币只是起到了乘上起下的一般等价物的代表,货币虚拟化是从贵金属货币开始的,因此,货币的产生是经济虚拟化的起点。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不足值的铸币产生,标志着经济虚拟化开始。然后逐渐演变产生了信用货币,即纸币的产生,标志着经济虚拟化又一新的历史起点,这一新的起点,纸币只是表征价值的货币符号,其本身也没有任何价值。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和科技进步的推动,虚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纸币可以转化为其他价值形态的财富,如股票、债券等虚拟资产。所以,纸币的产生标志货币彻底虚拟化及经济虚拟化的新的起点。第二个视角,虚拟经济的演变。虚拟经济的演变分为虚拟经济的功能演变和虚拟经济的时序演变。虚拟经济的功能演变主要从两个角度论述,一是货币基本职能的演变;二是虚拟经济功能的演变。在货币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剖析了虚拟经济的功能及演变。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演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货币的基本职能逐渐演变为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的统一,即支付手段的出现;另一方面,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基本职能演变为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虚拟经济的功能主要论点包括四个论点:虚拟资产是虚拟经济运行的能量和润滑剂,虚拟经济是货币的流动性储备池,虚拟经济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虚拟经济的对外缓冲功能。虚拟经济时序演变主要论述虚拟经济的演变的历史进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虚拟经济时序演变的初级阶段:货币虚拟化;二是虚拟经济演化的中级阶段,信用制度与虚拟经济深化形成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基础产品;三是虚拟经济时序演化的高级阶段,即国际资本及全球经济虚拟化。第三个视角,经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分析。从经济虚拟化的现实性分析和经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分析两个方面论述。经济虚拟化的现实性分析分为三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科技进步导致的利润率下降以及金融创新的内生推动作用。关于经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分析,从生息资本化、公司产权股份化、房地产虚拟化、大宗产品的交易虚拟化及公司债券虚拟化五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经济虚拟化的实现方式。第四个视角,在研究和分析虚拟经济起源、演变及实现的基础上,借鉴美日欧虚拟经济演变的经验及启示,结合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我国的虚拟经济发展的三点对策建议:一是遵循虚拟经济演变规律,适度金融创新,二是加强货币合作与风险监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把握经济增长方式变革趋势,优化虚拟经济结构。本文的可能的创新点,研究视角的新颖,将研究的视角放在虚拟经济的起源、演变及虚拟经济的实现方式上。主要的创新点:(1)将经济虚拟化的起点分为两个逻辑起点,货币的起源是经济虚拟化的第一序逻辑起点,纸币的产生是经济虚拟化的第二序逻辑起点;(2)研究和分析了虚拟经济的微观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3)对虚拟经济实现方式:生息资本的虚拟化、公司产权股份化、房地产虚拟化、大宗产品的交易虚拟化及公司债券虚拟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