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双方议价能力不对称下的治理行为与绩效——来自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en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公平是商业合作关系建立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交易公平,交易双方议价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其地位、话语权及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对于我国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的制造业企业来说,更是如此。2014年我国珠三角、浙江等地大批出口型中小制造企业倒闭正是一个例证。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议价能力的研究都主要集中于议价能力如何影响利益分配以及绩效高低。大多数学者忽视了议价能力对关系治理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资源依赖理论出发,建立一个探索性的研究框架,分析议价能力不对称性对治理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对治理行为的影响以及治理行为对合作绩效的影响。  本文认为企业和交易对象之间议价能力的不对称性(通俗地讲就是交易双方的议价能力差异)和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都会对企业采取的治理行为产生影响。经文献梳理和归纳,把企业的治理机制分为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同时借鉴先前研究,把契约治理细化为交易性条款和关系性条款两个维度,把关系治理细分为外在行为和内在规则两个维度。在探究了治理行为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的同时,也试图理清不同的治理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前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对学者研究的借鉴,本文从议价能力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关系治理、契约治理以及合作绩效几个方面,建立了探索性的理论模型并设计了实证调研。通过滚动法问卷调查,共获得97份有效问卷。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议价能力不对称性越高,企业的交易性条款和外在行为治理水平越高;(2)不确定性越高,各种治理行为水平越高;(3)各种治理方式对合作绩效都有着正向影响。兼顾规范性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治理方式的交互项对合作绩效有正向影响,而单一的只是考虑规范明确性或者只考虑柔性的治理方式的交互项对合作绩效有负向作用。  本文将议价能力不对称性纳入企业治理研究的框架,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治理研究的内容。实证研究的结论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研究方法上,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为结论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但由于研究者研究能力的有限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其他文献
并购是现代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由于并购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同样成为企业高风险的投资活动。社会资本通过企业所处位置和关系网络获取信息、降低不确定性的功能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于1991年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它是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而产生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住房制度,是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及主要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导致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市场竞争,企业往往只盲目追求产值和利润,只对股东负责,从而忽视了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忽视了
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代表着国家的技术水平,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国家航天工业的代表企业,提出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资产、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在广元地区,广元移动公司的经营业绩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营销旺季为公司带来的用户和收入。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和实际参与旺季营销工作发现,能否成功的开展旺季营销工作,抢占旺季的用户和收入,将对当年的经营业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认真对旺季营销工作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并指导今后旺季营销工作的开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广元移动旺季营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