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受周期性扭矩作用的传动系必然会产生扭转振动。传动系扭振不仅会导致变速器敲击,而且也会影响正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等发动机的关键系统功能,同时传动系扭振也是市场上用户反馈的最突出的问题。双质量飞轮作为动力传动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特性的参数选择将直接影响传动系的扭转振动,传统的方法只考虑了双质量飞轮对变速器端的影响,没有考虑对发动机端扭振响应的影响。本文研究双质量飞轮动态特性对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响应的影响时,不仅考虑双质量飞轮对变速器端的影响,而且考虑对发动机端扭振响应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本文首先以某三缸发动机、离合器、双质量飞轮、某6档前驱手动变速器、传动轴、以及测功机组成的动力总成传动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集总参数法,分别建立了搭载双质量飞轮和离合器式扭振减振器的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以实测缸压为激励源,计算了两个模型在稳态1000r/min、2500 r/min以及升速1000r/min~3000r/min工况下的扭振特性。结果表明:双质量飞轮可以将动力总成传动系的扭振频率降到怠速以下;双质量飞轮降低了变速器输入转速的不均匀性,却增大了初级飞轮端的转速波动,以及减振带轮Hub端和初级飞轮端1.5阶角加速度。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了动力总成传动系的扭振实验研究,并与双质量飞轮的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做对比。结果表明:双质量飞轮减振前后的1.5阶角加速度、减振带轮Hub端和初级飞轮端1.5阶扭转角在幅值和峰值对应转速上稍有差异,主要是由于扭振分析模型的假定和简化以及仿真模型中某些部件的结构阻尼难以确定造成的,由此验证了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在搭载双质量飞轮的动力总成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双质量飞轮的3个基本参数研究其对发动机端扭振响应、动力总成传动系固有特性、变速器输入端转速波动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双质量飞轮3个基本参数的取值范围:转动惯量比在0.9~1.1之间,扭转刚度在3.36N.m/deg~4.25N.m/deg之间,滞后扭矩在5N.m~7N.m之间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