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心肌灌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ini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技术定量评价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7天、术后1个月心肌灌注变化情况,并将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心脏功能的各项DTI指标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准备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再根据有无心肌梗死病史和心电图表现分为非心肌梗死组20例和心肌梗死组25例。所有实验对象均首先经常规普通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收缩末径;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和A,并计算E/A; Simpson’s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其次采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将采样容积置于感兴趣左心室壁节段心肌及二尖瓣环,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e/ Va)、收缩期峰值速度(Vs)。心肌梗死组与非心肌梗死组于术前1天、术后7天及1个月随访观察DTI所测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 PCI术前:(1)冠心病组二尖瓣环的Vs、Ve、Ve/ V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Va两组比较变化不明显。(2)Vs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1, P<0.05。2.PCI术后与术前对照:(1)心脏整体的舒缩功能: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二尖瓣环DTI的Vs、Ve、Ve/ Va在术后增高,Ve/ Va在术后7天即开始增高。(2)心肌局部的舒缩功能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分别在术后7天和1个月出现相应室壁节段Vs、Ve、Ve/ Va增高。结论:1.DTI技术检测室壁节段及二尖瓣环舒张期及收缩期运动参数可用于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1)Ve、Ve/ Va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2)Vs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较敏感的指标且与LVEF呈正相关。2.二尖瓣环的Ve/ Va是反映PCI术后心脏整体灌注改善的早期指标,Vs的增高是PCI术后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恢复的标志,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患者的局部心肌灌注的恢复时间各具特性。
其他文献
目的:  用同时携带铁蛋白重链基因(FTH)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腺病毒(Ad)双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铁蛋白为报告基因,用7T小动物磁共振仪体外监测转染后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