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经济的繁荣,快递行业飞速扩张,自提空间开始在我国兴起,并在发展中逐步为政府纳入各级规划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之中。本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快递自提空间规划尚未成熟,公共性导向尚不明显的问题出发,从居民行为决策的视角,对城市快递自提空间的布局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上,本研究以南京城区菜鸟驿站为例,通过对675个菜鸟驿站信息进行网络数据攫取,并发放402份问卷对居民自提行为特征进行调查,运用ArcGIS和Stata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南京城内自提空间的布局现状和问题,居民使用自提空间的偏好和行为决策特征进行研究。讨论居民行为空间特点与城市快递自提空间布局的关系,以期为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自提空间的科学布点提供参考和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在空间上,自提空间市场性技术成熟,布局的公共性尚待完善,不均衡、服务对象单一和服务规范性较弱等缺陷尤为突出。行为的讨论中,发现居民不同的社会和空间属性产生了不同的行为需求,并在进行自提需求产生的决策、行为模式的决策、行为时间的决策和交通方式的决策上产生了差异。通过探讨自提空间和居民行为的关系,研究总结出从公共性出发的自提空间建设应遵从的行为导向性的规划原则和方法,强调自提空间的公共性和市场性,要求自提空间可达性良好,同时以人为本,对自提空间的规划分为服务范围划定和具体空间选址两个阶段进行。最后在实证研究中,选取湖南路街道为例,为其中具有代表新的三大片区进行了自提空间的布点规划,分布为代表校园与单位生活小区的南京大学宿舍区,代表商业写字楼与有门禁商品房小区的山西路片区,以及代表商业门店与无门禁商品房小区的大方巷片区,检验了规划方法的可行性。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框架;第二章为研究综述,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三章为空间特征和问题分析,对于南京现有自提空间类型和布局做出总结归纳,分析其空间特征,判断现状现象和问题;第四章为居民行为调查和决策机制分析,对南京主城区居民日常自提行为偏好和空间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构建行为分析模型,讨论居民行为影响因素;第五章为自提空间布局方法构建,基于居民自提行为决策和偏好特征,归纳总结自提空间布局的原则,梳理布局选点的步骤;第六章为自提空间的实证规划,选取南京市内具有代表性的片区,运用模型方法进行实证规划: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主要结论,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与内容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