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及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i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未来几十年中,我国经济仍将以一定的速度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未来社会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高品质建筑产品。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未来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经济周期短,预制构件质量高,现场湿作业少,环境污染小等优越性。本文根据多层民用建筑的特点和功能要求,按照力学分析原理,合理地划分结构构件的组合形式,通过力学计算提出系统的设计模型;结合当今的新技术、新材料,提出新型连接的设计方案和具体构造。新型预制框架连接分为梁-节点连接和柱-节点连接,通过这两种连接将预制的框架梁段、柱段和节点区装配成框架整体。并且在上述连接区设置塑性铰,控制塑性铰出现位置,提高预制框架的抗震性能,使其与普通现浇混凝土框架相接近。  本文研究主要通过理论设计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钢筋混凝土设计基本原理以及塑性铰等理论,进行新型预制框架的构件设计和连接设计;然后对提出的四种新型框架连接,即钢筋搭接连接、预埋角钢连接、套管插筋连接和体外钢板连接,进行梁式受弯试验,研究这四种类型连接的受弯承载力、塑性发展能力、抵抗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根据屈服弯矩、极限弯矩以及截面弯矩-转角曲线等试验值,确定综合性能较好的连接并加以优化,再进行后续框架整体抗震性能研究。  随后根据上述框架连接梁式受弯试验的研究结论,结合框架设计基本理论和抗震设计理论,将钢筋搭接连接、预埋角钢连接、套管插筋连接作为梁-节点连接,将套管插筋连接作为柱-节点连接,制作三榀预制装配框架,进行低周反复试验,与普通现浇框架进行抗震性能对比分析。主要对四榀框架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延性、强度和等效刚度等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钢筋搭接连接和预埋角钢连接的框架各项指标数值与普通现浇框架较为接近,基本可以认为连接区设置的塑性铰对预制框架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使得采用两种新型连接的预制框架,与等尺寸、等截面、等配筋率的普通现浇框架总体抗震性能相当。  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完善预制框架结构连接和塑性铰设置的设计思路及技术要求。
其他文献
矿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修复是非常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以广西河池市环江县重金属污染土壤和铅锌尾矿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改良剂及改良剂组合,同时配合种植牧草,考
在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诸多因素中,钢筋锈蚀最为重要。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锈蚀速率以及锈蚀构件力学性能退化已经成为目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在
现代隔震技术发展迅速,双滑动面摩擦摆(DFPS)隔震系统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隔震技术。自从Zayas在1985年提出FPS的概念和初步模型后,很多国内外专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广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而在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发展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则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显然
结构损伤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结构损伤会引起结构内部的几何、物理性质偏离设计状态从而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同时也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模态分析方法能
该文采用试验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粘钢法加固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结论,并对体外预应力法加
弹性薄板广泛应用于工程各领域,因此研究弹性薄板动力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在现有的各种解法中除差分法、能量法、有限元法、集中质量法等近似方法外,各种理
历史上,在大的、复杂的工程建设中,当由于地下水和不稳定土层出现而造成险情时,人工地层冻结(Artifical Ground Freezing)技术曾经是唯一的解决策略.人工地层冻结技术被用于
虚拟现实(VR)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图形的实时生成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主要研究多细节层次模型的自动生成算法,以及应用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本论文以江苏省无锡市的金匮桥加固为工程背景,结合桥况检查、静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认为该桥发生严重病害,承载能力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拱脚发生了高达L/847的水平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