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减少人类疾病死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上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与血管的张力和舒缩状态、VSMC的增殖与凋亡以及表型转换有关,在AS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阿托伐他汀不但具有降脂作用,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抗AS中尚发现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SMC增殖迁延、诱导细胞凋亡、稳定斑块以及抗氧化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AS、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那么,阿托伐他汀在抗AS机制中是否通过影响VSMC BK Ca表达依然不明。目的(1)研究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模型的方法;(2)研究兔动脉粥样硬化时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的表达和阿托伐他汀干预后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抑制AS病变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动脉硬化组(AS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饲养16周,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及载脂蛋白B(ApoB),采用普通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分别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ctin)、BK Ca蛋白的阳性表达百分比。结果(1)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实验结束后测血脂,与普通饲料组比较,除ApoAⅠ和HDL-C外,AS组的TC、TG、LDL-C及ApoB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以TC、LDL-C、ApoB升高最为显著(P<0.01);胸主动脉HE染色光镜下观察,AS组增生内膜显著增厚,呈较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血脂与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与AS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TC和LDL-C均明显下降(P<0.01),其动脉硬化病变较AS组明显减轻。(3)增生内膜PCNA阳性表达与AS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增生内膜PCN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1)。(4)α-SM-actin表达普通饲料组胸主动脉的中膜、AS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增生内膜及中膜均呈阳性染色,且AS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增生内膜呈高表达。(5)BK Ca蛋白表达与AS组比较,普通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BK Ca蛋白表达均显著大于AS组(P<0.01);普通饲料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BK Ca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脂膳食法可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S时,TC和LDL-C明显升高,主动脉内膜明显增生,BK Ca表达下调,增生内膜的PCNA、α-SM-actin表达增加;阿托伐他汀干预后,TC和LDL-C明显下降,内膜增生明显减轻,BK Ca表达上调,增生内膜PCNA、α-SM-actin表达减少。
其他文献
为抑制七阶电力系统中的混沌振荡,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为其设计了形式简单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通过为电力系统模型引入储能装置的动态模型,最终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受控十阶电力
"课程思政"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课程思政"更好的实施,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
OFDM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主要候选传输技术。但OFDM系统具有较高峰均值比(Peak-to-AveragePower Ratio,PAPR)和频偏敏感性两大
本文首先分析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对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格局带来的变化,并以音乐产业数字化模式为例,分析在数字技术推进下,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产
电费电价是国家电力发展的基础,规范、合理的电费、电价,能够协调电力企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对于电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电费电价管理影响因素,基于集约化模式深入分
铁电存储器读写时间短、功耗低、可重复擦除性好,因此,在航天航空、军事和公共交通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1T1C)单元结构是常见的铁电存储器存
水锤防护是非洲地区供水系统中较为重要的技术难题.本文基于坦桑尼亚姆万扎地区某供水项目的工程建设实践,对水锤现象给供水设施造成的危害、水锤发生的原因以及适合的防护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
2007年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全方面的英语运用能力。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人们交流的基本技能,在诸多具体交际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学中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