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目前中药青蒿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成为研究的热点,有希望被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抗癌药。本研究通过动物体内实验,探索中药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该类药物与机体免疫的可能关系,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老药新用开辟一种研究思路。2研究方法2.1制备青蒿醇提物及青蒿水提物,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种提取物中多糖与黄酮的含量。2.2采用S180小鼠肉瘤和H22小鼠肝癌细胞株皮下移植法建立荷瘤KM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TX)、青蒿素各剂量组(151mg/kg、300mg/kg)、青蒿琥酯口服给药(PO)组(60mg/kg)、青蒿琥酯腹腔注射(ip)组(60mg/kg)、青蒿醇提物和青蒿水提物各剂量组(1000mg/kg、4000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各10只小鼠,连续1()d给药,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末次给药24h后解剖小鼠,称肿瘤、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并计算抑瘤率。2.3采用小鼠EAC艾氏腹水瘤细胞株建立腹水瘤昆明小鼠(KM)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TX)、青蒿素各剂量组(150mg/kg、300mg/kg)、青蒿琥酯口服给药(PO)组(60mg/kg)、青蒿琥酯腹腔注射(ip)组(60mg/kg)、青蒿醇提物和青蒿水提物各剂量组(1000mg/kg、4000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各10只小鼠。造模24h后,连续22d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2.4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荷瘤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将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CTX)、青蒿素各剂量组(150mg/kg、300mg/kg)、青蒿琥酯口服给药(PO)组(60mg/kg)、青蒿琥酯腹腔注射(ip)组(60mg/kg)、青蒿醇提物和青蒿水提物各剂量组(1000mg/kg、4000mg/kg)和模型对照组(Model),每组各10只。肿瘤接种24h后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24h后解剖小鼠,无菌取脾、胸腺,称重,制备脾细胞悬液,用刀豆蛋白(ConA)诱导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3结果与讨论3.1测定得出青蒿水提物中多糖含量为12.7%,黄酮的含量为18.3%;青蒿醇提物中多糖含量为6.4%,黄酮的含量为22%。3.2中药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对KM小鼠S180肉瘤和H22肝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均>40%。各给药组脾重量与胸腺重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说明青蒿素类药物和青蒿提取物对小鼠脾脏、胸腺等机体免疫器官无显著性损害作用。3.3小鼠EAC艾氏腹水瘤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青蒿琥酯60mg/kg剂量腹腔注射给药后的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得到延长,并且不影响小鼠的生存质量,因此认为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青蒿琥酯60mg/kg剂量可能是一个比较适宜的抗EAC腹水瘤的实验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3.4中药青蒿与青蒿素类药物对H22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转化的影响的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素、青蒿琥酯、青蒿醇提物、青蒿水提物的各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P<0.01); CTX组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 CTX组抑制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其他文献
基层腐败,犹如"鼠洞毁屋,蚁穴溃堤",最可怕的是这种民众眼皮子底下的腐败会严重伤及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因此,既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基层干部腐败行为进行穷追猛打,又要加大预
本文将煤层气的产能预测问题与粒子群优化相融合,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衍生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而提出了一种混合量子衍生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通过将上述两种算法相融合提出
油气层的准确识别是勘探开发的重中之重,大多数识别单纯依靠着专家经验,然而许多的人为因素导致了储层识别的精准度不高。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却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效
目前,对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更多方在管理学方面,从微观的角度探究文化传媒产业的某一方面,而从宏观角度探究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内容还比较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
随着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人们对于能源的利用从能源种类到利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该文重新定义多种能源互联网络的概念,并对局域能源网、区域能源网和广域能源
凤凰美食狂欢节来哉,到商旅美居酒店 亲手制作比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