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转化反义PLDγ基因的表达及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受体小麦LK906及其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后代为试材,进行特异PCR、RT-PCR扩增等分子检测,筛选得以表达的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转化体,并对其性状表现及光合生理特性等与其受体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了反义PLDγ基因表达的小麦突变体。经特异PCR扩增,RT-PCR扩增,得到了与阳性质粒完全一致的500bp和195bp的目的片段。证明反义PLDγ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已经成功表达。同时,RT-PCR检测证明转反义PLDγ基因稳定株系03039中外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开发和利用具有特异品质和抗性性状的野生物种播娘蒿的优异基因。主要结果如下:利用RACE-PCR的方法从播娘蒿中克隆到两个油酸脱氢酶基因(DsFAD2和DsFAD6),它们是油酸转化为亚油酸的关键酶。这两个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编码383和44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基因都具有三个典型的用以结合催化所需的两个铁离子的组氨酸Boxes,表明这两个基因具有去饱和酶功能。DsFAD2和其
随着种植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养一体规模化、集约化将成为华北平原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种植和养殖之间缺乏协调互补的“种养分离”模式造成种养系统间物质循环割裂,大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稻米品质的改良势在必行。稻米胚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大类分子,直链淀粉的含量和比例以及支链淀粉的结构决定了稻米品质。人们通常将稻米品质分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蒸煮与食味品质,衡量指标有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和糊化温度(GT)。淀粉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
作物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主要是依靠其叶片等器官的光合作用而生产的,水稻植株90-95%的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叶片是最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因此定位和克隆与水稻光合作用相关的新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对阐明光合调控机制和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水稻的光合能力,增加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叶色突变是一类明显的性状突变,不仅在高等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绿体结构、功能、遗传、分化与发育等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
近年研究表明,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EC1.13.11.12)是脂质降解的关键酶。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可以减轻脂肪酶促氧化反应,延缓种子衰老,增加稻谷的耐储藏性。水稻的米糠和种胚中,存在三种脂肪氧化酶同功酶LOX1,LOX2和LOX3。LOXs缺失体是单隐性基因控制性状,LOXs的缺失并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