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意识到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种种风险,纷纷寻找新的途径改革现行的货币体系,提高其它国际货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逐步加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发展速度大幅加快同时发展规模也不断地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的开展,本文针对跨境贸易人民币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就目前而言,人民币还未成为国际计价结算货币,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的快速发展,2009年4月我国政府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自2010年6月之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由国内几个省市地域范围扩展至全国,到2014年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国家多达189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对本国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因为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本文首先从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阐述货币替代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理论,从宏观上把握跨境贸易结算的理论知识。其次,釆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分析研究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当中的发展历史,探讨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现状。再次,通过构造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我国国内主要经济变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贸易进出口总额)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数量的冲击及影响,分析得出贸易进出口总额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结算量呈正相关的短期格兰杰(Granger)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分别从优化贸易结构、改革金融市场、完善支付清算体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对策及建议,以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