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肝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1.5T磁共振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胆道并发症及慢性排异反应,将MRCP、DWI和MRS等磁共振最新技术应用于肝移植术前及术后的诊断。方法:1.采集54例肝移植术后的MRCP图像,并与手术、胆道造影、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2.对水模和20例正常人肝脏、20例肝移植术后病人行磁共振DWI动态研究。3.对1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和18例对照组行31P-MRS检查。结果:1. MRCP作为单一的诊断方法能为96.3%(52/54)的患者提供特异性诊断结果,仅2例患者需要进一步ERCP和PTCH检查。2.移植术后DWI成像提示有排异反应肝叶较未出现排异反应的肝叶ADC值有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3.移植肝排异反应组的PME和PDE信号强度和信号高度较对照组有增高。β-ATP/Pi及PME/Pi在临床胆道梗阻组略有下降,在肝移植后组均可见上升。结论:1.MRCP是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影像学方法;直接胆道造影仅被保留用于治疗手段之一。2. MR弥散成像较传统形态影像能更早的提示肝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存在,其动态观察可帮助了解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情况。3.活体31P-MRS可以无创性地检测移植术后肝脏磷脂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异常变化,提示了磷脂物代谢的改变可作为未来大范围研究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癌胚抗原分子(CE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表达,作为肿瘤标志物被广泛用于评价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预后。报告基因显像技术的发展为评估肿瘤治疗疗效以及肿瘤癌基
第一部分鞍区DWI成像:BLADE序列与EPI序列成像效果的对比研究目的:该部分实验的目的是比较BLADE序列以及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PI)扩散加权成像方法在鞍区显像的效果以及图像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机体对严重感染作出的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从初期的由细胞因子介导的高炎症反应阶段逐步进展到后期的低炎症反应阶段。脓毒症后期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表
基因治疗主要包括DNA介导基因表达和RNA干扰介导基因沉默,建立有效的传递DNA和RNA到靶细胞的基因载体系统就是现今基因治疗的关键。用高分子材料负载基因或基因/载体复合物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方式处于处于不断的创新过程之中。“一例到底”教学法以课堂思路清晰、案例全面系统、分析角度开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等优点,现如今正被广大的一线思想政治课教师广泛使用。本文从笔者的教育实践经历以及课堂观摩经验,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一框的教学为例,对“一例到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昏迷期间的卧位及被动运动训练的疗效.将 4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采取系统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确卧位和肢体被动运动,对照组未经
劳动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神圣基本权利。我国虽然已经在法律制度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体系,但仍然在就业歧视定义上具有局限性,在特殊群体定义上具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