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乃仁术 护系苍生——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而生命又是那么脆弱,经不起病毒的侵袭、精神的刺、激、意外的伤害,她需要特别的照护。护理职业就是一项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的职业,护士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促进恢复健康的物质、社会和精神的环境。护士能担当起呵护人类生命、促进健康的重大使命,离不开护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教育,不仅使护生们掌握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使护生具备天使之性。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是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开展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而且可以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护理人才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护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纵观当前教育研究,虽然不乏对护士、护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探究,但立足于宏观教育或医院临床护理研究的比较多,对未来的护士——今日护生早期教育阶段职业道德教育的专门系统的研究比较欠缺。本文将护理职业道德建设的关口前移,从四个方面展开对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研究。首先,从护理职业劳动特点入手,系统阐述了护理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进而提出了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其次,回顾了护理职业道德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分析护生这一特殊职业教育群体的道德水准提供了一个历史坐标,在此基础上,从知、情、意、信、行五维空间对护生道德品质现状进行了立体扫描,分析了影响护生职业道德形成的因素,在探索建立护生职业道德品质形成机制方面跨出了新的一步。第三,根据护理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要求,从新的视角明确了护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确立以护为荣、以人为本、以尊为上、以仁为怀、以和为贵、以精为要的伦理价值取向。第四,从反思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出发,围绕培养社会主义新的合格护理人才这一目标,提出了提高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措施和办法。文章认为,要培养护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从学生时代抓起,改革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潜隐性课程育德的作用。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的工作非常繁杂,同时又对幼儿身心发展来讲十分关键。对于幼儿的教育和照料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甚至故意伤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幼儿的健康成长紧密相连。因
写字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写字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一定的写字能力,而且又因写字教学是紧密配合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的,因而也有利于识字能力的提高
期刊
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民族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文化系统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大学体育需要确立文化本位。也就是说,需要用文化的视角来审视一切大学体育活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借助高水平体育比赛来提高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影
星期天晨起,凭窗望去,高楼静立,绿树青青,气象万千。而楼下院子里调皮的麻雀跳跃枝头,叽叽喳喳,好不热闹,仿佛与路边、公园和远处山坡上锻炼的人们较劲争先。天蓝树绿满眼清明,让自然界的气息一下子显得格外清新亮丽。  伸臂舒展筋骨,踱步走进书房,伏案展纸,研墨醒笔,墨香四溢,挥毫抒写,那精美的词句跃然于纸上,一个字挨着一个字,一幅书法作品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创作成了。这个时候,再轻声细语地读一读所书写的内
在中国传统社会,私塾是基础教育的主体,而塾师是私塾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脱离传统,迈向近代化(现代化),传统教育也开始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