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试图系统整理、研究刘完素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内容,梳理出刘完素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内容、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内容以及独属刘氏的创新内容,阐述刘氏伤寒学术思想的具体内容及特点,以期对当代研究刘完素、研究《伤寒论》、在临床上更好地运用《伤寒论》与刘完素学术思想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古籍文献的查阅与收集、现代文献研究,进行相关文献内容的整理,在系统总结《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伤寒门》相关内容并与《伤寒论》原文作对比的基础上,梳理出刘完素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内容、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内容以及独属刘氏的创新内容,阐述刘氏伤寒学术思想的具体内容及特点。结果本论文从刘完素伤寒学术思想内容入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研究刘完素生平并对其重要医著进行考证,以明确《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伤寒门》可以作为刘氏代表性伤寒学术思想著作被进一步研究。研究刘完素学术思想背景及特点,对刘氏学术思想进行整体把握,明白运气学说对其学术思想的影响,明确“亢害承制”理论、“火热论”、“玄府气液学说”的具体内容及其与刘氏伤寒学术思想的关系。第二章分六个方面总述刘完素伤寒学术思想内容。研究发现,刘完素认为“伤寒”是“热病”的代名词,“伤寒”病的根本病机是“阳热怫郁”,“伤寒”病的根本治法是开郁散结退热。刘氏伤寒学术思想的最大特点是释阴阳为表里,由此认为三阳病为表热证,三阴病为里热证,六经皆是热证,寒证不是“伤寒”六经病,而是杂病。刘氏将寒证从仲景的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中剔除,并将修改后的六经辨证内容与《素问·热论》的内容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立了另外一套辨治热病的“表里辨证体系”,以细辨热势在表里的有无、微甚并分别论治为特点。刘氏辨治“伤寒”不重视六经病的分别论治,其重视的是“表热证”、“里热证”、“表里俱热证”的辨识与汗、下、“表里双解”法的应用。刘氏虽于临床倡用寒凉,却始终谨守并宣扬“阴阳平和”的治病理念,强调治病应谨守中道,不可偏执寒、热之一端。第三章以图表的形式列出了刘完素《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伤寒门》中对《伤寒论》25个方剂的具体用法并与《伤寒论》原文作对比,以发现刘氏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及刘氏的创新之处。研究发现,“辛凉解表法”是刘氏对《伤寒论》大青龙汤组方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表里双解法”是刘氏对小柴胡汤证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刘完素对“伤寒”热病代表性病证的辨治思路,系统总结了其“表里辨证体系”的具体内容,详述了刘氏独创的“养阴退阳法”的具体内容及对临床救治热病急危重症的重大价值,详述了刘氏的热病传染观并指出其对后世温病学派的重要影响。结论刘完素对《伤寒论》学术思想不仅是“发展”,其在更多的意义上是改变。刘氏辨治“伤寒”病不遵仲景六经分治的思想,而以“火热”立论,以“表里分证”论治,重新架构了一套新的辨治热病的理法方药体系。在刘氏倡导的理论与辨治体系下,《伤寒论》中的方剂亦被重新解读,被挖掘出了更多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