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环境污染”与“资源瓶颈”的约束下,中国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愈发重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创新是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绿色发展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也进一步明确的绿色创新的发展模式。因此,为了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有必要在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之间建立一种联动互利机制,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归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外部经济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从产业集聚空间外部性的角度,理论分析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综合考虑技术创新、环境、能源的绿色创新指标体系,评测中国省际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并测算区域产业集聚水平,运用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考察产业集聚水平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提出地区绿色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具有“U”型双门槛效应,集聚水平较低时,产业集聚抑制地区绿色创新;随着集聚水平的增加,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的负面作用逐渐减弱;当集聚水平跨过更高的门槛值时,产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有激励作用;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开放程度对工业绿色创新产生负向影响,但效果不显著;环境规制一定程度上阻碍绿色创新发展。因此,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双赢”,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绿色创新发展观。动态的处理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根据集聚水平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政策。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政策,灵活治理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