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赛葵上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

来源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生病毒在云南烟草、番茄以及赛葵、稀硷等多种作物和杂草上广泛发生,并已造成严重危害。杂草是双生病毒重要的中间寄主和初侵染源,为此我们对云南赛葵上的双生病毒开展了研究。Y278分离自云南保山的赛葵,全序列测定表明,它与赛葵黄脉病毒(MYVV)的同源性最高,仅为87.0%,因此它是双生病毒新种,命名为赛葵保山黄脉病毒(Malvastrum yellow vein Baoshan virus,MYVBSV)。序列比较发现MYVBSV可能是由MYVV和类似于黄花捻曲叶病毒(SiLCV)的病毒重组产生的。从云南赛葵样品Y277、Y278和Y281中分离到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YLCCNV的DNA-A序列及其伴随的DNAβ序列。对Y278 DNA-A分子和Y277、Y278、Y281的DNAβ分子进行了全序列测定。Y278 DNA-A序列和TYLCCNV-[Y264]同源性达100%;三个DNAβ序列也和TYLCCNV伴随的DNAβ同源性最高,达97.0~99.7%。因此,赛葵是TYLCCNV的寄主。来自云南保山的赛葵样品Y277,全序列测定表明,它与云南赛葵黄脉病毒(MYVYNV)的同源性最高,为99.6%。构建了Y277 DNA-A的侵染性克隆。DNA-A单独接种以及DNA-A和MYVYNV DNAβ混合接种均可系统侵染本氏烟,DNAβ对于Y277 DNA-A的侵染不是必需的。DNAβ虽然不是症状的诱导因子,但伴随其辅助病毒DNA-A共同侵染时能加重病害症状,而且DNAβ可以显著增强DNA-A在植物中的积累。对来自云南不同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22个赛葵样品进行了复合侵染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样品受到两种以上病毒的侵染,而且大部分是以begomoviruses/DNAβ病害复合体的形式存在的。从云南不同地区的赛葵的多个样品分离到了赛葵保山黄脉病毒和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的特异性片段,说明这两类病毒在赛葵上是普遍存在的。
其他文献
水源水库污染日趋严重,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体,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处理,其中生物脱氮是目前去除水体氮污染物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之上,本研究对从水库沉积物中筛分出的优势好氧反硝化菌进行脱氮分析和菌株的种属鉴定,并对沉积物和水体微生物种群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水体悬浮微生物结构多样性与水质指标的偶联机制,研究成果为我国微污染水源水库水体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致残性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其他类型关节炎的区别在于,RA受累关节的主要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持续性滑膜炎、血管翳形成、滑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