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选择研究——以西藏“一江三河”经济密集区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xi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独特的民族地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独特性,一方面区域内保持着典型的传统农业,另一方面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鼓励下,西藏产业结构出现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但这些产业中本地劳动力的参与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当前依然集中在传统农业中,随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微小,本地劳动力闲置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闲置的劳动力不但不利于农牧民收入的提高,而且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成为各界政府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论文以西藏“一江三河”经济密集区为案例,分析这一区域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及人口增长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采用产业就业弹性分析探索西藏产业发展中劳动力吸纳能力,以促进本地劳动力就业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方法探索西藏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基于促进本地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外来劳动力向本地的流动机理及其对西藏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介绍本地劳动力增长态势、就业现状及就业行为,指出目前本地劳动力较快的增长态势,企业员工本地化率较低的现实;第三部分介绍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对本地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通过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两个指标的计算,分析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和各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第四部分介绍“一江三河”经济区基于本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研究,通过改进的区位商法选择出适合地区发展的一级主导产业、二级主导产业。   通过对本文四个部分内容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地区本地劳动力具有较快的增长态势,但是企业员工本地化率较低,仅有53.37%,外来劳动力占去了较大部分的就业机会;第二,西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极为不平衡,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但容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亟待需要进行转移,第二产业发展依然较为薄弱,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也非常缓慢,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强劲,劳动力就业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第三产业最强,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仍具有较弱的吸纳能力;第四,通过综合考虑产业对于经济和就业的贡献,选择出7个一级主导产业和6个二级主导产业进行发展,其中7个一级主导产业分别为旅游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质品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互联互通的世界经济格局成为一种趋势。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国际性区域“合作体”受到各方的“质疑”,特别是英国的脱欧、卡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但是单纯的海洋经济发展并不能形成气候。随着对海陆系统相互间认识的不断深入,海陆统筹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从而为海陆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指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列为“十二五”规划,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物联网是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物流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