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混合细胞净化虾池水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各种细菌之间的协同作用,使混合细菌具有比单一细菌更高、更稳定的细胞活性,并通过包埋剂对细菌的包埋提高混合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的一项生物技术。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技术由于具有活性高、性能稳定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到水质处理领域。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将此技术应用于养殖池的水质净化的报道。本论文利用光合细菌与筛选出的具有较高活性的蛋白质降解菌混合培养时菌株间生长的互利性及处理水质时其降解活性的互补性,改进了现有的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首次将利用无纺布—PVA复合载体包埋的固定化混合细菌细胞应用于养殖池水质的净化,使净化水质的效果得到改善。实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与菌株H混合培养时,其增长量为单株光合细菌培养的2.26倍;60%的光合细菌与40%的菌株H混合时,除氨效果最强,其除氨活性比单株光合细菌高9%。试验中首次发现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1.398对PSB的生长起到相反的作用。四种不同包埋方法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含3%的沸石粉的无纺布—PVA复合载体包埋混合菌株具有最高活性。采用实验围隔的办法,在虾池进行了280升水体的野外实验,NH3-N及COD分别下降了80.2%和76.1%。文章也对固定化细胞的使用时间和活化处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培养在含不同盐浓度条件下(NaCl,0.5mol/L、1.5mol/L、3.0mol/L)的巴氏杜氏藻(Dunaliella bardawil)细胞的总蛋白进行分析,发现在NaCl3.0mol/L的盐浓度上
维吉尼亚链霉菌IBL14(Streptomyces virginiae IBL14)为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有效的转化和降解甾醇类化合物菌株。前述研究证明IBL14菌株通过氧甲基转移酶使薯蓣皂素B环上发生甲
活细胞量是与生物活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生产力相关的重要生理参数。传统的活细胞量测定方法如测定干重、吸光度和离心体积等,具有操作复杂、滞后时间长、测定结果为活细胞和死细胞总和的缺点。近年来提出了多个基于不同测定原理的在线细胞量测量方法,如近红外光谱法、电阻光谱法和电容法。在线活细胞传感仪利用活细胞的介电特性,可以根据测定的电容来估计发酵液中的活细胞浓度。本文以活细胞传感仪为对象,开展了基于活细胞浓度
山鸡椒(Listea cubeba(Lour) Pers.),樟科(Lauraceae),木姜子属(Litsea lam.),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山区,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为香精香料、医药及防腐剂等工业提供原材料。山鸡椒是雌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蕴含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资源,然而自然生境中大于99%的微生物是不可培养的[1],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环境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功能的认知。本实验室前期通过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微生物进行BaP(Benzo(a)pyrene)压力下的富集培养,获得了简化的微生物群落,然而其中大量微生物在属水平,甚至科水平都没有明确的分类地位。本研究对富集培养体系中的微生物进行高通量分离纯化培养,挑选其中16S 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