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综合评估腹膜外剖宫产(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ECS)、腹膜内剖宫产(intraperitioneal cesarean section,TCS)两种术式应用于再次剖宫产的优劣,为再次剖宫产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检索词为:腹膜外剖宫产、腹膜内剖宫产、二次剖宫产、再次剖宫产术式。结合研究目的,筛选出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最后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2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均为中文文献,3篇前瞻性研究,17篇回顾性分析研究。总样本量2453例,其中行ECS组共1202例,TCS组共12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次剖宫产术式选择上,与TCS相比,ECS的优势在于:(1)手术时间短[MD=-9.25,95%CI(-15.10~-3.40),P=0.002];(2)术中出血量少[MD=-56.31,95%CI(-75.19~-37.43),P<0.00001];(3)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早[MD=-4.39,95%CI(-5.38~-3.40),P<0.00001];(4)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MD=-14.73,95%CI(-21.34~-8.12),P<0.0001];(5)术后病率低(术后24小时至7天内2次不连续体温≥38℃)[OR=0.29,95%CI(0.16~0.53),P<0.0001],术后体温峰值低[MD=-0.11,95%CI(-0.17~-0.05),P=0.0002];(6)手术并发症少:肠损伤率低[OR=0.15,95%CI(0.03~0.85),P=0.03]、膀胱损伤率低[OR=0.19,95%CI(0.04~0.88),P=0.03];(7)住院时间短[MD=-2.29,95%CI(-2.69~-1.89),P<0.00001],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出现肉眼血尿[OR=1.03,95%CI(0.49~2.17),P=0.94]、新生儿窒息[OR=1.37,95%CI(0.76~2.47),P=0.29]、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MD=-3.34,95%CI(-6.67~-0.00),P=0.0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腹膜内剖宫产相比,再次剖宫产时选择腹膜外术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更早进食、降低术后病率及术后体温峰值、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在新生儿窒息率、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发生肉眼血尿方面两种术式无明显差异。对于既往剖宫产或其他腹部手术史造成的重度腹腔粘连患者,再次剖宫产时采取腹膜外术式或许为一种更佳的选择。